中國為什麼總是不被理解?

發表:2011-09-10 00:14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2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中國的崛起讓一些人興奮,也讓一些人不安。德媒認為,雖然中國領導人試圖消除外國的不理解,但是卻無法做到。而美國儘管已經衰落,但是依然保持掌握未來的優勢,而中國因其專制制度的制約,在可見的將來還不能與美國匹敵。

《新蘇黎世報》9月8日在評論中國新發表的《和平發展白皮書》時寫道,「中國崛起的贊成者不乏其人。他們所預言的‘亞洲世紀’,稱中國會起到關鍵性作用,讓一些人振奮不已,也讓另一些人驚恐不安。中國自己對其世界地位的看法往往是在中國領導人覺得不被理解時,才會成為話題。這些問題的跨度相當大,從公民權利、資源經濟到與鄰國的領土外交爭端以及與美國的爭端。」

評論指出,「……熟悉黨和政府機構的觀察家估計,白皮書將政治制度納入核心利益是對外國批評一黨獨裁的的答覆,這種批評被視作威脅。

「缺乏法制、不尊重公民權利以及專制管控將繼續遭到外界批評,儘管沒有外部力量想要推翻現存統治制度。……北京所理解的捍衛核心利益,讓鄰國覺得是霸權的蠢蠢欲動。在中國崛起這個話題上,這種差異比比皆是。北京盡可按照自己的願望一再將自己描述為熱愛和平的民族,但其的受到意識形態強烈影響的觀點,總是讓世界的一部分感到威脅。」

該報還寫道:「北京通過白皮書對內給出政治行為的指導思想,同時證明其道路的成功。但這種試圖解釋的努力對外就失去了其嚴肅性。北京的自我形象冠冕堂皇,以近乎傳教般的熱情宣揚和諧以及自己為全社會福祉作出的貢獻。無論這份文件多麼想消除不理解,是注定無法達到這個目的的。」

「美國掌握未來的王牌」

德國《世界報》(9月5日)的社論認為,儘管美國在「經歷衰落」,「可是這個超級大國並不會因此一蹶不振。在軍事領域是這樣,美國因其武器系統的質量和數量仍然勝過任何其它可以想得出的大國。在經濟領域也是一樣,儘管美國像歐洲和日本那樣不得不接受世界其它國家的崛起,不得不與中國、印度或者巴西分享市場和利潤。……

「可是中國的富裕程度和工資水平也在增長,貿易商品製造商遲早會再次將其工廠遷往別處。美國在不遠的未來有很好的機會再次成為國際工廠的所在地,因為相比之下其國民受教育程度很好,而世界語言英語依然是國際商務的通用語言。……美國對年輕的移民保持有吸引力,後者讓經濟一再振興,而歐洲和中國將面臨人口老化。」

社論指出,「然而,美國贏得未來的最大王牌在於其政治優勢,即無所不在的自由。作為新對手的專制中國,其公民絕不會產生可以與民主制下的人們同日而語的創造性。在制度的壓力之下,中國的工廠只能複製舊的東西,但卻很少發明新的。

「美國依然是巨人,世界以之為衡量標準。這個巨人實際上累了,甚至步履蹣跚,但是還沒有跌倒。比國民經濟更加重要的還是其大學的頂尖地位,無論歐洲、中國還是印度都只能望其項背。在納米和生物工程技術這些未來學科,美國是龍頭老大。

「美國的統治地位在下降,但是在可預見的將來還不會倒下,衰落的預言家們還得再耐心等待。」

来源:德國之聲中文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