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上男天使的光明行(組圖)

發表:2011-09-30 23:19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2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我是熊明華,49歲,是一個有著20多年工齡的老農電工。熟悉轄區內的每一基桿塔、每一寸導線、每一個用戶,是轄區內的「活地圖」。


早晨6:30,老熊打電話給報修的用戶,詢問用戶是否需要幫忙捎帶生活用品,並把物品列成清單記在紙上。壺瓶山號稱「湖南屋脊」,山區路途遙遠,許多人都難得下趟山,而經常奔走在各村之間的農電工便成了他們的「電騾子」,經常利用工作之便為他們代購生活急需品。


6:50 ,熊明華在商店為用戶購買香菸、洗衣粉、方便麵、副食品,並替他們墊交了錢。這裡的商店賣的也只有日常的必需品,老熊是這裡的常客了。


6:55,買好了東西,該上路了。老熊把買的東西綁在摩托車上。摩托車的後備箱是石門農電公司統一配發的「電力陽光服務箱」,箱裡放工具、常用的漏電保護器、燈炮、花線等常用材料,便於為用戶服務。


7:10 老熊騎著摩托車向今天的目的——白岩門村出發了。白岩門村與湖北交界,翻一座山就到湖北了,到這裡先有一段20多公里的峽谷公路,然後還要走10多公里的山路。而今天老熊要去的用戶正好在這個村的山頂上。


8:40 老熊把摩托車放在山下農戶家裡,將給用戶帶的東西收拾好,上山了。


老熊工具包裡裝了一把柴刀,這是他的常備工具,遇到線路有青障是要砍掉的,不然再跑一趟可不划算了。


走了段路,老熊砍了根木棍把東西挑了起來。由於都是密林中的小路,到處可見村民用樹木搭的小橋,由於年長月久,老熊小心翼翼的過橋。


對面的懸崖,下雨時會形成很大的瀑布。其實這邊腳下也是同樣的地勢。


9:50 了,天氣悶熱,老熊的頭髮已經全汗濕了。離目的地用戶遠著呢!


10:10,終於看到了一個用戶,不過這還不是白岩門村臺區的,而是山下雲陸臺區的用戶,老熊順便檢查了下用戶的漏電保護器與表計,雷雨季節得常檢查。


10:40 終於看見白岩門的大山了,不過走到不是一時半刻的事兒。


林間的小路總是那麼難走。


有時候是要手腳並用的。


11:30,天氣更加悶熱了,老熊身上的工作服已經全部汗濕。水壺是老熊工作最好的伴侶,喝完了自帶的茶水,再裝一壺山泉,又清又涼,像冰過的純淨水。


掬一把水,洗個臉。


12:10,終於見到白岩門的第一個用戶。不過這個用戶已經舉家外出了,只剩下木房子孤零零的矗立在荒草之中。


12:20,老熊開始砍青,竹子和香椿樹都是速生植物,一年可以漲好幾米,如果不及時砍掉,會影響送電的。這裡是壺瓶山國家自然保護區的範圍,各類植被豐富,砍青工作難度很大。這不,上次來的時候還沒有影響的樹這次就有威脅了。


12:50,處理完青障,老熊繼續往前走,山越來越高,路越來越險,也越來越窄了。


13:20,走累了,老熊拿出早上老婆放在工具包裡的副食品,開始填肚子,這就是今天的午餐了。像這樣的情況太多了,由於路途遙遠,大多時間老熊都要自帶乾糧。


13:40,老熊把帶的香菸和方便麵交給王老伯。見到老熊,老伯喜笑顏開,停了幾天的香菸有得抽了,孫子也不會鬧了。


王嬸娘給老熊抓了把自家樹上摘的青果,又留老熊吃了午餐再走。老熊拒絕了,說事還沒做完,要趕時間了。


14:10,老熊終於到達了目的地——昨晚打電話的老田家裡。


田嬸從屋裡出來,接過老熊幫忙帶上來的日雜,連聲說:謝謝,麻煩熊師傅了。先喝茶吧。我家的漏電開關不起作用了,好像怎麼打雷都不跳,怕是不安全呢!


喝了口水,老熊開始檢查老田家的漏電保護器。原來是保護器被雷擊壞了。田嬸讓老熊更換一個新的保護器。這裡山高雷也大,漏電保護開關時常會動作,或被擊壞,上次老熊接到一個電話,結果跑了20多里路就替用戶合了下開關。


裝好保護器,老熊見表箱上的編號不清晰了,又用筆重新寫了一個。


14:30,離開老田家,老熊在路旁邊一根檢查拉線是否牢固。


壺瓶山地區的線路有很多大檔距,冰凍、洪澇等災害天氣極易受到影響。前幾天下了暴雨,老熊特意觀察幾處重要地段的桿基與拉線。


15:00,老熊下山了,再不走天黑前可就真到不了公路上了。下山走的是另一條路,白岩門村的高壓線是從這條路架上來的,老熊要順便巡視那條線路。
 


翻過對面的大山就是湖北了,老熊經常在這裡眺望,但也從沒去過。他太忙了,說真的,一天跑了,也就沒那心情去觀光了。


15:20,黃大娘又叫住了老熊,說家裡電線有個地方老是冒火花,家裡人都出門打工了,沒人處理。老熊幫老人試了漏電保護器,是好的,他又檢查了那個房間 的線路,原來是當初接線時沒有接緊,長期接觸不良造成打火。老熊重新把兩根電線接好,並用絕緣膠布仔細包紮好。這幾年電壓質量好了,黃大娘的後人為了減輕大娘的體力負擔,特意買了電磨、電飯鍋、電視機等日用電器,每次有什麼不懂都是詢問老熊
 


15:35,老熊從黃大娘家裡出來,又繼續往山下趕。


檢查線路設備是否完好。這是老熊每次進山的必修課。


對門是上午上山時走過的路,看起來很近,但走過去要1個多小時。


16:00,由於兩邊都是高山,樹林中已經在變暗了,這段路是毒蛇出沒的地段,老熊小心地注意著腳下的草叢。


16:25,老熊終於從樹林中「冒」了出來。


這段路就是沿著一條小溪盤繞而行的,要從水中的石頭上跳過去,跳過來。石頭上長滿了青苔,稍不注意就會滑倒在水裡。


17:00,老熊坐在石頭上小憩一會兒。從老熊滿頭的大汗,就知道這下山的路也不好走。今天也快一天了,在路上還沒遇見一個人呢。


17:30,老熊順著一段陡峭的石壁上開鑿的路小心翼翼的向下走。下面就是渫水河了。


連接兩岸的吊橋,木板已經開始在腐亂了。老熊大步流星地行走在橋上。這座橋他已經不記得走過多少回了。


18:10,終於「著陸」了。但還要回走2公里路才能騎到摩托車。雖說很累,但老熊還是露出了凱旋的笑容。


18:30,別人廚房裡已經飄出了陣陣香氣,老熊趕緊收拾好工具往回趕,還有20多公里路程呢。


8:00,老熊回到所裡,大門已經關上,老熊按了按喇叭,值班的人很快就開了門。


回到辦公室,把今天的工作完成情況記到工作日誌上,這就是農電工的一天了。趕緊吧,還要吃晚飯、洗澡,好早點休息呢。


老熊每天的工作就是圍繞著大山轉,圍繞著山裡群眾的光明而轉,他每天重複著簡間而又枯躁的工作,他很辛苦,但他知道大山的群眾更需要他。他行走在大山之 間,就像這大山一樣堅定,他用行動詮釋著「優質、高效、規範、真誠」的服務理念。正是許許多多像他一樣默默無聞的山區農電工,給大山帶去了光明,帶去了希 望。

 

 

来源:網易論壇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