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原點

作者:劍在手 發表:2011-10-23 08:52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回到原點》國人自娛自樂的遊戲,到了大學,你會發現你的目標僅在於高考,過了高考,目標也沒了,生存的意義究竟是什麼?你不懂,所以你迷惘了,連生活也回到了原點。——原點題記。

十二年的奮鬥算得了什麼,什麼也不是,懷著那美好的夢想,自以為到了大學就可以安逸地過日子了,沒有老爸老媽管,整天通宵,隨意逃課,談很多戀愛,其實,大學什麼也不是,有的只是你的一廂情願。十二年的教育,除了帶給你馬上可以遺忘的沒有價值的只之外,什麼也沒有,你過了十二年了,而你的人生卻是如此的蒼白而無力,除了痛苦地寫作業的回憶,你的人生什麼也沒有,難道這樣的人生不是蒼白而無力的嗎?

高考前,你還能做三角函數,空間幾何,還能背一堆古詩詞,我還知道英語語法這個東西,還知道弱酸制強酸,看的懂電路圖,等等。高考過去了,現在,你就是一個文盲。 難道這不是說明瞭十二年的教育留給我們的只是毫無用處的知識嗎,所以它留給我們的只是一個「原點」。回到原點的,不單是我們的知識水平,還有我們的生活,我們很多讀大學的同學以為高中的生活是美好而充實的,因為他們自以為自己有理想,他們需要高考,因為人類是一種需要理由的和解釋的動物。所以他們迷失在了高考的遊戲裡,一旦高考完了,他們就迷惘了,因為他們的人生理想就是考個好大學。高考完了,人生就結束了,生活也回到了原點。有的人考差了,自殺了,因為他們的理想破滅了,有的人考好了,也自殺了。(確有其事,是一個清華學子還是北大學子,我忘了,因為他的人生失去了方向,在一次測驗中考分太低了,自殺了。可能這個個案比較難理解,因為他沒有理想和目標,所以他沒有評判自己的標準,自以為分數就是一切,所以他自殺了。)沒有了理想的人生是空虛和蒼白的,理想應該說也是人生存在的意義之一的。他們懷念過去,只不過是在懷念那種有理想憧憬的味道而已。

以上是從個人層面上說的,從更深一層面。就社會層面來說,寧勿說是價值觀和信仰回到原點。為什麼這麼說了,因為教育本身承擔了價值觀和信仰的傳承的責任,唯分數論的高考造出了一代代高分低能的學子。說什麼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卻只有分數這一衡量標準。人是趨利避害的動物,「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老師面對這一標準,只好教學生應試的手段了,學生面對這一標準,只好學習應試的技能了。時間都給適應教育拿去了,那麼道德仁義什麼時候學啊。老師說,那是課外知識。結果,教育只給了我們空白的知識和殘缺的靈魂。人們常說這是沒有價值觀,沒有道德標準的一代,毋庸置疑,裡邊包含有經濟,政治,文化等各種原因的影響,例如包括社會從以道德為本到以權利為本的政治因素,但我想,教育應該承擔相當重要的責任。人生20歲之前的大部分時間可以說都在學校學習,青少年時期正是形成價值觀和信仰的重要時期,但教育連信仰和價值觀的原材料都沒有給我們,那麼我們用什麼去構建我們的價值觀和人生觀,信仰呢?常常說中國是個信仰自由的國度,寧勿說是一個沒有信仰的國度。

而一個缺乏信仰和價值觀的民族和國家是十分可怕,他們什麼都可以做出來,因為他們沒有基本的評判標準。常常說我們這新一代是腦殘的,沒有價值觀的,但這能怪我們嗎?

小悅悅事件後,有人這麼說:「當一個國家失去了目標,失去了方向,失去了價值寄託,失去了信仰支撐。它還能追求什麼?財富、金錢、權力、虛榮。人類最原始的慾望成了社會的共同追求,被文明拋棄的叢林法則又回到了我們中間。於是,經過20年不懈努力,我們的社會窮得什麼都不剩了——只剩錢。我們的社會富得什麼都不缺了——只缺德。」

難道這只是回到原點嗎?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看中國來稿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