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國一週麻辣時評(2011-11-25)

作者:黃河邊 發表:2011-11-25 13:15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大溫列治文市中英招牌大小引爭議 

曾兩度代表加國參加冬奧會的華裔參選人盧泳仙日前提出,列治文商店招牌上的外國文字(中文)不應大於英文,她認為這個狀況必須有所改變,但包括尋求連任的市長馬保定在內的一眾參選人似乎都不附和。【據《環球華報》】

【點評】有些常理其實是很分明的:其一,列治文是溫哥華的門戶,每天南來北往的人很多,假若中文字過多過大,對整個溫哥華國際大都市的形象是負面的。其二:列治文雖然華裔聚居,但畢竟還是少數,它和唐人街還是有差別的,它需要保存自己原有的文化風貌,而對每一個新的居民來說這是責無旁貸的事情。這個問題今天由華裔的市議員候選人提出來,我覺得是件非常積極的事情。我們可以假定若這個問題由一群非華裔的民族主義情緒較強的的人提出來,很可能演變成一場維護文化的保衛戰,到那個時候,華裔可能會處在一個極其尷尬的地位。

溫哥華市選「一黨獨大」受力挺  

三年一度的卑詩市選在19日拉下帷幕,共有42名華裔參選,有16名華裔當選市議員和學務委員,大溫本那比、素裡等市繼續維持「一黨獨大」,議會內反對黨或者獨立參選人士均無一席。【據省報】

【點評】天底下還真有喜歡「一黨獨大」的呢,議會和黨委會可以一起開了,還不用換人。連大陸都不如,大陸政府裡面還搞幾個民主黨派做花瓶呢。不過,本那比、素裡的一黨獨大的事情證明,一黨獨大也沒什麼臭名昭著啊,你把一黨獨大干文明瞭、干民主了,老百姓還是歡迎的嘛。大陸中央黨校應該趕緊來我們這裡蹲點搞調查啊,穩定壓倒一切的溫哥華經驗證明:要人民喜歡一黨獨大不是不可能的,關鍵看你怎麼搞。民主選舉的一黨執政沒啥了不起,只要不是假選舉搞出的一黨專政就好。

北大教授孔慶東粗口罵人  

11月7日下午,北大教授孔慶東發微博說:「一分鐘前,《南方人物週刊》電話騷擾要採訪我,態度很和氣,語言很陰險。孔和尚斬釘截鐵答覆了一個排比句……(此處刪除三句粗口)」,此次「粗口門」引發眾多民眾強烈不滿。【綜合訊息】

【點評】孔慶東自封孔子N代傳人,其實就是一個「文痞」,北大的「鳳姐姐」,他罵髒口並挑起輿論事件不是第一次了,北大即便能夠包容「罵人教授」,也不該縱容無視公德的「教授罵人」現象吧?現在看來,一些名校教授就是狗屎,借「語不驚人死不休」自我炒作,而那些輿論平臺樂呵呵地給他們「搭梯子」,以「審醜」吸引「眼球」。一個社會到了名校教授屢罵髒口卻依舊逍遙樂呵的地步,我們哪裡好意思再去抨擊「小悅悅事件」中那18個路人?北大墮落也不是一天兩天了,我好奇的是什麼時候探底。

王炳章91歲老母病逝 

諾貝爾和平獎提名人、海外中國民主運動的領袖人物、目前被大陸政府拘押在廣東韶關監獄被判無期徒刑的王炳章先生的老母親王桂芳女士17日晚在溫哥華去世,享年91歲。【據世界日報】

【點評】其實在溫哥華眾多的新老移民中,王炳章還是個十分陌生的名字,但絕對是個不能忘記的人。他是毛澤東時代結束之後,中國第一個海外醫學博士,畢業於加拿大麥吉爾大學,他是中國海外民運的奠基者,組建了海外第一個民主團體、創辦了第一份民刊《中國之春》,2002年在越南時被人綁架回大陸,並判處了無期徒刑。我們可以不同意他的主張,但我們應該抱有一份敬仰。在我看來,他的人格魅力要比天天把「愛國」掛在嘴上的人高百倍。他放棄高薪、拒不加入外國國籍,為信仰而戰,這不正是我們今天最或缺的東西嗎?目前,他患有心臟病等6種病症,曾在獄中中風3次,如今老母又過世,我期望蒼天開眼,讓他和母親再見一面,以盡人子之責。《詩》云:「哀哀父母,生我劬勞。欲報之德,昊天罔極!」。母親不能復生,但母親眼中的英雄可以歸來!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