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日推法規同軌化 電動車可望更普及(圖)

發表:2011-11-28 16:56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歐盟、美國和日本11月中旬在日內瓦新簽署一份非正式協議,可望加速推廣全球電動汽車的普及化。根據協議,簽約方將合力推動全球的電動車管理法規同軌化,預期可因此透過市場經濟降低車廠的成本。

目前汽車製造商在全球各個不同地區生產少量的電動車,但越來越多的製造商將他們的車子銷售到國外市場,因此,從汽車產業復甦與製造成本的脈絡來看,此舉是非常關鍵的一步。

由於大西洋地區和亞洲地區分別制定了各自的電動汽車技術法規,此項合作協議,是讓各方法規趨向統合的絕佳機會。

歐盟執委會負責工商業事務的副主席塔亞尼(Antonio Tajani)表示:「這是電動車發展的一大步。這個法規合作協定可讓嶄新的電動車科技更具市場潛力與競爭力,促成更永續的交通運輸。」

根據這項合作協議,會在聯合國1998年建立的「全球技術法規協議」(Agreement on Global Technical Regulations)之下再成立兩個非正式的工作小組。在1998年的協議架構下,已有一套程序讓各國能共同為汽車與零配件制訂國際技術法規。

該協議目前有32個簽約成員,其中包括中國、歐盟、印度、日本、南韓和美國。新合作協議的參與成員分別有歐盟執委會、美國國家公路局、美國環保署和日本國土交通省。

這兩個工作小組開放給所有聯合國相關協議的簽約方參與,包括印度和中國。第一個工作組將處理電動車安全及電池等零組件,業務範圍包括電動車行駛間、充電時、意外發生後,預防駕駛人觸電的安全問題。第二個工作組則會著重在電動車的環境法規。

這兩個小組的目標,是交換電動車領域中目前及未來的法規規範,藉以避免規範中有不必要的差異,並且在可行的地方,依國際技術法規的模式來發展共同的技術規範。

此次簽約的場合──「世界車輛法規協調論壇」(World Forum for Harmonization of Vehicle Regulations),也稱為Working Party 29,是由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運作,常設於日內瓦。該論壇負責訂定車輛法規,包含汽車和其他車輛的安全和環境標準。其宗旨是要提倡技術法規全球同軌,以減少技術發展的花費、避免重複的管理程序,進而促進經濟效率,為消費者和社會降低成本。

至於1998年的國際技術法規協議,則建立了一道程序讓世界所有的國家可以一同為車輛和其零組件訂定國際技術法規,可說是1958年「電動車工業國際技術協調協議」的補強版本。

来源:環資中心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