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就餐的「飲食秘笈」(圖)

發表:2012-02-23 01:19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現代生活節奏快,同時隨著收入的增加,人們的生活方式也在不斷的變化,在外就餐的機會越來越多。2002年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的調查結果發現,我國15歲及以上居民中有15%的人每天至少有一次在外就餐,有26%的城市居民每天都會在外就餐,而且這樣的狀況呈逐年上漲的趨勢。



(網路圖片)

那麼在外就餐到底有什麼不好呢?經常在外就餐會增加脂肪和鹽的攝入量,而碳水化合物的攝入明顯降低,也就是餐館的菜大多油大、過咸,吃主食的少。這就是增加肥胖、糖尿病、痛風及心血管等病的發病率的原因之一,所以我們提倡要控制在外就餐的頻度。

可有人會說:「我的朋友多應酬多、商務宴請也多,哪個不去也不行,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呀!」如果你是這樣的情況,請記住以下的「飲食秘笈」,盡量按照它去做,一定會給你的健康帶來意想不到的益處。

1、選擇安靜、整潔、衛生的就餐場所; 

如果是商務宴請最好還要環境優雅、溫馨,這樣不僅可以有利於食物的消化吸收,還會使身心愉悅,促進友好,更快達到預期效果。

2、點菜時要注意食物多樣,葷素搭配;

最好選擇菜量小的餐館,這樣可以在增加食物品種的同時不會加大菜量,也易於葷素搭配。   

3、不要為了擺排場、講面子而點大量的菜餚,做到適可而止;

不要還停留在老的觀念裡,以為菜點得多就有面子,現代飲食也在和國際接軌,食物要營養均衡而精,不再是以量大、肉多而取勝。

4、盡量選擇用蒸、煮、燉、拌等烹調方法的菜餚;

這幾種烹調方法製作的菜餚用油少,營養不易流失,也利於消化吸收。盡量避免煎、炸、燒、烤和高脂肪的菜餚,減少油脂的攝入量。尤其是晚餐經常過於豐盛和油膩,會延長消化時間,影響睡眠,導致「夜食綜合症」,脂肪蓄積,慢性疾病的發病率就升高。

5、在進餐時多吃一些蔬菜和豆製品,肉類菜餚要適量;

小秘訣:先點素菜和涼拌菜,後點葷菜,這樣就可以多吃一些素菜,先佔領一定的空間,就可有效減少肉類的攝入。

6、食量要適度;

同樣,晚餐攝入食物過多,血糖和血中氨基酸的濃度就會增高,從而促使胰島素分泌增加。如果活動量較少,能量消耗低,不發胖才會是怪事。

小秘訣:沒有特別的自我控制能力,少吃自助餐,因為自助餐會使人本能的過量攝入食物。

7、盡量選擇清淡、有益健康的飲品,喝酒要適量。

少喝或不喝碳酸飲料應該成為時尚,尤其是家長應該給孩子養成好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洋快餐中很多食品已經被列為垃圾食品。

前幾天參加個品酒會,歐美國家的飲酒習慣值得我們借鑒,酒要小酌慢飲才可喝出興致和情趣,所以要把碰杯就干的習慣改一改,大量飲酒不僅有害健康還會誤事,甚至造成後悔莫及的後果。

希望您在享受美好生活的同時,別忽視了健康,因為沒有了健康,一切都是枉然!

来源:小方營養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