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中國不是救星 北京將自顧不暇(圖)

發表:2012-03-08 12:39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4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中國不是救星

德媒認為,陷入債務危機的歐洲,對繁榮的中國寄予厚望,然而中國不是救星,無論短期還是長期來看,中國的崛起帶有巨大的風險。儘管這些風險至今並未惡化,並不說明今後不會如此。

《德國金融時報》3月6日評論寫道:「中國從2009年起發展成為世界經濟的一個基本支柱,然而歐洲人在中國熱中不應忘記,中國的迅速崛起帶有巨大風險,無論短期還是長期。

「僅僅2008年以來的發展就已經表明這一點。北京2008年通過經濟刺激方案迅速採取的措施讓很多西方人欽佩,但也有陰影。事後證明規模過大,仔細一看發現是它引起這個國家的一個最大泡沫。」

評論說,在發放貸款時,「並非總是認真審查項目是否有意義,後果是大量不良貸款,大量資本配置不當,如投資於其實根本就不需要的橋樑,或者沒有人居住的完全新建的城區。

「無論如何,房地產繁榮被大大刺激起來。按照觀察家的樂觀程度,或許只是暫時的價格暴漲,或許確實是一個危險的泡沫。雖然關於中國災難的預言迄今總是落空,但是目前的風險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大。」

評論認為,中國的通脹也「絕非短暫現象」。「不少經濟學家認為,通脹壓力在中國持續上升,僅僅出於人口和政治原因。經濟成熟過程早已導致工資上漲,這會讓增長減弱。北京自己也計畫並打算降低經濟增長,2位數的增長率可能現在就已經成為過去。」

「中國的財富能否長久值得懷疑」

該報指出,「不僅短期,長期看來,對中國的期待也會失望的。中國的快速增長是一個歷史性實驗,就像中國的崛起一樣,基於突飛猛進的發展,北京所面臨的挑戰同樣是歷史上獨一無二的。中國為此僅僅花了30年,而其它國家則需要更長的時間。

「成為世界第二大國民經濟體是一次驚人的飛躍,但它的增長模式卻缺乏可持續性。它建立在複製仿造、廉價報酬、生態定時炸彈和明顯的社會差別、地區差別之上,中國只有發展中國家的人均收入,而人口發展卻呈現發達國家的結構。」

評論認為,「僅僅為迅速老化的十幾億人民擴大社會福利制度就將吞沒巨額資金。北京還有多少錢可以用於拯救外國,是值得懷疑的。同樣值得懷疑的是,在此背景下,中國目前的財富能否長久?

「所有這些都表明,在中國偉大的實驗中,繁榮和崩潰之間的小道是多麼狹窄。不能僅僅因為巨大的風險至今從未激化,就以為未來也不會激化。畢竟北京在今後幾年面臨不同尋常的挑戰。中國有可能更是自顧,而不是援助西方。」

「難於再次擺脫全球經濟危機」

針對溫家寶的政府工作報告,《世界報》3月6日認為,「中國在危機中降低一擋,這個繁榮的國家將其增長預測降低到8年來的最低水平。政府將今年的增長預期降到7.5%。」

文章說,「在國際上比較,這還是驚人的增長。但是在中國,為讓百萬農民工大軍有工錢、有飯吃從而維持社會安定,至今8%被當作最低值。社會穩定、不斷增長和日益富裕,是中共用來辯護60多年獨裁統治的理由。然而,這個世界最大的出口國和第二大經濟體不可能再像以往那樣通過新的經濟刺激計畫擺脫全球經濟危機了。」

(原標題:「中國不是救星」)

来源:德國之聲中文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