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檀:有毒產品害身體,有毒數據害經濟(圖)

作者:葉檀 發表:2012-03-24 12:1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有毒有產品毒害身體,有毒數據毒害經濟,國家統計局首次以詳盡的事實,告知大眾有毒數據的產生過程。

釋放有毒數據的過程,沒有絲毫技術能力,有的只是權力造假的野蠻與直白。

國家統計局首次根據舉報公開披露,重慶永川區與山西河津市干預統計數據。去年11月,重慶永川區印發文件要求,企業一套表聯網直報單位上網報送統計數據,必須提前將當期企業統計上報數據,報經鎮街統計機構或工業園區或區城鄉建設委員會、國土資源與房屋管理局、商委、經信委等相關行業主管部門審核評估後,方可上網報送。山西河津市的做法更加荒唐,近日在一套表聯網直報2011年年報數據前後,索性將數據直接下發給企業,讓企業抄襲上報。

過於迷信技術將產生技術之上主義者違背常識的可怕後果。技術手段的改進無法阻止錯誤的激勵機制,高效的手段既能與正確機制相得益彰,也能讓錯誤的機制更加離譜。無論網際網路便捷到什麼程度,只不過是讓虛假的統計數據傳播的速度更快,而不能讓造假的數據回歸真實。

一個典型案例是,我國地方GDP匯總常年高於全國核算數。2011年全國31個省區市GDP總和為51.8萬億元,比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多出4.6萬億元,相當於多出一個山東省2011年GDP總量。以往國家統計局辯解數據差異的藉口常年相同,不同層級統計有重複計算,從不肯老實承認存在大面積的數據造假現象。

從今年2月18日開始,我國實行聯網直報制度,即全國70萬家「三上」( 規模以上工業、資質內建築業和房地產開發經營企業、限額以上批發零售及住宿餐飲業企業)將通過網際網路直接向國家統計局或省級分中心報送數據,萬名統計工作者進入萬家企業進行督導。此舉被認為是保障數據真實性最重要的工程,國家統計局藉此可以得到「原汁原味」的基層企業數據。未來將由國家統計局核算GDP,不會再出現中央與地方兩套數據榫不對卯的情況。

目前統計數據的激勵機制是錯誤的。地方政府部門肆無忌憚到將假數據直接發給企業的地步,說明政績與GDP之間水乳交融,人手一套軟體並不能解決制度障礙,並不能建立誠信長城。

另一方面,對於一些大企業而言,出於上市、出於保持融資信用、出於與政府官員之間的良好關係,企業上報的數據未必一定真實。國家統計局2009年全國70個大中城市房價同比上漲1.5%,擺了個大烏龍,就是因為過於迷信開發企業上報的房價數據,成為對市場閉目塞聽的鴕鳥。技術手段無法抑製造假衝動,技術至上主義將遮蔽虛假數據盛行的真實原因。

2月份,國家統計局副局長李強在接受採訪時仍然未能直虛假數據的真實原因。李強指出,從源頭來講,企業數據的真實性更加重要。採取的舉措包括:加強基層基礎建設,要求企業要有完整的原始記錄;加強對基層統計工作人員的培訓;加強數據之間的審核,要在「企業一套表」中設有邏輯審核、技術審核等把關項目,確保原始數據的真實。每個企業以及每個基層的統計工作人員,都要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開展工作,有義務確保基層企業數據的真實性。如果遇到有人對統計數據進行干涉和干擾,統計人員有權拒絕。以上手段都是枝節修補,尤其是最後一條,就像對每隻雞呼籲有權拒絕黃鼠狼的捕食,毫無意義。

建立正確的激勵機制有兩個辦法:一,重新建立政績考核指標,大大降低GDP在政績考核中的權重。既統計經濟增長又統計成本,統計當地民眾的幸福指數,讓人們瞭解GDP背後的厚黑之處;二,嚴懲造假後臺,將造假者掛上信用黑名單,運用於政府考核系統、銀行信用系統,讓造假者付出慘重代價。

讓人安慰的是,統計局開始地氣,接近市場。原來的風格是,擺一通烏龍還道貌岸然地舉出種種技術理由,辯稱擺烏龍有理,現在的風格是,查實舉報問題後進行嚴懲,向社會披露——從拒絕常識到回歸常識、從信息封閉到逐漸公開,國家統計局向有序、真實、有人味的統計體系邁進了一大步。

再糟糕的真實,都比膿腫之處燦若桃花的粉飾好,社會的真實底線原則,不容突破、不容挑戰。

註:3月23日,每日經濟新聞披露聯網直報的新造假手段。

1,通行的造假手段就是「雙軌制」,即地方政府要求企業上報數據時,必須要與統計局的數據保持「銜接」,不能出現大的偏差。

地方政府要求企業上報數據要與統計局的數據保持「銜接」。某地統計局負責人稱,現在的干預之手,直接伸向了源頭。比如,讓企業仍舊執行之前的紙質報表,上報給當地統計局審核,然後才能聯網上報國家統計局。在跟其他省份的統計工作人員聊時,發現這樣做的還不少。

2,一些地方主管部門向企業「遊說」,或變相施壓,是數據造假的原因之一。

對基層企業統計數據的調整,大多通過具有行政管理職責的上級主管部門,對其所屬企業中規模較大的個別企業進行調整。更加隱秘的做法是,由統計部門幫助測算,由相關主管部門負責與企業落實,讓企業按照測算結果上報。

3,重複上報。「比如某集團下屬獨立法人上報一次數據,然後集團再將已上報過的數據匯總,以集團的名義再上報一次。」

4,基數數據造假。「比如,一個單位去年上報的產值是5億元,今年上報時,這個數據可能就小於5億元,今年的增幅就有了。」在解釋去年數據變小時,可以說成是去年包括了在外省投資生產的產值,現在進行了糾正。

什麼叫上有技術,下有對策,這就是。

来源:南方人物週刊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