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賣樓說明瞭什麼

作者:周慶安 發表:2012-07-19 12:02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個留言 列印 特大

英國廣播公司這兩天在為賣樓的新聞忙碌個不停。他們準備以兩億英鎊出售旗下電視中心大樓,以縮減這家公立機構的運營開支。

BBC賣樓的新聞可以有多種解讀,但是任何一種解讀都和當前全球的經濟不景氣聯繫在一起。去年11月份,BBC就已經開始減薪裁員,連大牌主持人也不放過。而今年的賣樓,也是同2010年英國政府凍結收視許可費聯繫在一起的,當時,這筆錢被宣布凍結6年。

BBC作為英國廣播電視事業的一種典型代表,他們的收入來源在英國本土全由撥款產生,主要是用戶交納的收視許可費,並由英國政府下撥。這筆錢從當年的50便士,一直漲到現在的135英鎊,而BBC也作為全球知名的公共電視臺,在發展中獨樹一幟。21世紀以來,BBC連遭兩大打擊,一是新媒體對傳統電視的衝擊,二是經濟下行對於公共電視撥款機制的衝擊。政府沒錢了,老百姓不願意交錢了,公共電視該怎麼搞?

經濟就像水,滋潤全流域的樹木,無論是工業、農業還是文化產業,都不可避免。人們曾經對經濟下行中的文化產業寄予厚望。因為20世紀30年代的經濟大蕭條中,只有電影行業的利潤得到保持。目前的文化產業,是否能夠成為提振經濟的一劑強心針,至少現在來看還很難。一方面文化產業的形態並不規範統一,規模也很小。另一方面新技術尚未形成足夠的產業支撐。

BBC賣樓,對於目前高唱經濟下行的媒體環境來說,無疑更是一劑警告藥。就在前不久的半年結算中,不少商業電視臺,也遭遇了廣告簽約之後不付款的難題,全年廣告單雖然好看,但是實際進賬聊聊可數。比如CNN在2009年的收入高峰之後,也開始遭遇經濟上的狙擊,因此越發重視非黃金時段、信息服務等內容。當然到目前為止,CNN的經濟情況,仍然是全球媒體中屈指可數的。

BBC的公共電視模式,究竟能否生存下去,到目前提出了一個巨大的問題。在奧運會前夕,這個倫敦受保護的著名建築「甜甜圈」易主,不免讓電視人唇亡齒寒。唯一還幸運的是,目前奧運會的媒體廣告和收視預期依然喜人。在今年8月的光環閃現之後,恐怕電視人要真的想一想,他們的未來究竟在哪裡了。

来源:大洋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