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周 「你的名字你的故事」遭「和諧」(組圖)

發表:2012-07-27 03:01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南方週末》新一期8個版面水災報導悉數被撤,隨後這篇題為「你的名字你的故事」的深度報導被網友大量轉發,公眾對官方隱瞞水災死亡人數和封殺報導發出抗議。

7月26日,多位中國網友上傳了最新一期《南方週末》被刪除的八個版面深度報導"你的名字你的故事",該報7名記者奔走2000公里,採訪了24位死難者家屬並記錄下此次北京水災中25位遇難者的名字和故事。其中包括學生、打工者、媒體人、村民等。

此前,曾有中國媒體人龔曉躍在新浪微博上發布消息,揭出《南方週末》此次8個版的報導在付印前被撤,主管社委苦求而未果。也有一些網友上傳了宣傳部門在該稿件上的批示,指示將報導25位遇難者的故事換成歌頌參與救災的領導事跡等;據傳遭南周責編集體拒簽。但該圖片和微博內容迅速被"和諧"。媒體人左志堅表示:"這個時代還要不停撤稿,無異於掩耳盜鈴。昏庸和昏頭,加速把自己往絕路上逼。"


7.21水災

目前,這篇未能呈現在報紙版面上的報導通過網路迅速傳播,有網友認為,目前官方只承認確定了22位死者名字,而南周的這篇報導,25個有名有姓的遇難者記錄無異於打向政府的一記耳光。

網友陳昊芝表示:"每個離去的人都有名字,有生活,有親人。為什麼不允許提及,發布,悼念。今天被刪除的名單,明天會變成繼續的隱瞞、瀆職、漠視。如果,不希望一切繼續,請下載,並且重新在自己微博上傳。"

"專制權力讓遇難者名字成國家機密"

從7月21日北京水災發生後,中國當局公布的死亡數據遭到公眾諸多質疑;中國人民大學副教授魏德東早前在網上呼籲,7月28日公眾上街為遇難者祈福,該微博即刻遭刪除;據悉,北京方面正在嚴密關注民眾抗議動態,下令取消了將於27日在北京白雲觀舉行的超度法會等。

7月25日晚間,此次重災區北京房山區的區長祁紅首度承認傷亡嚴重並稱人數正在統計中;7月25日晚間21時多,北京市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第二次水災新聞發布會,中國媒體《長江日報》報導了發布會的細節,新聞發言人潘安軍對死亡數字再度避而不談,多個中國官媒如新華社、中央電視臺、北京電視臺獲得提問機會時,均未問及死亡數字。但現場一位女性記者稱看到了發言材料上寫著死亡數字為61人,而不是早前的37人。


鄺飈漫畫"長平"

7月26日,官媒《人民日報》發表評論"傷亡人數不是敏感話題",罕有發聲批評政府沒有及時公示信息。最新消息為人民日報記者余榮華從北京市防汛抗旱指揮部7月26日晚間正在舉行的情況通報會上獲悉,截至目前北京市共發現77具遇難者遺體,其中66名遇難者身份已經確認,11名遇難者身份還在確認中。遇難人員61人(男36人女25人)因公殉職5人。

網友對此依然表示質疑,有多位網友再度啟動民間搜索,新浪微博有網友稱僅北京房山區一地死亡人數超過300人。

旅居德國的中國媒體人長平向德國之聲表示,從1949年開始,上世紀50、60年代的大飢荒餓死幾千萬人、再到其他重大事件,在災難中隱瞞災情和傷亡情況,在中國已成慣例。上世紀90年代制定的官員問責和重大事件中死亡人數掛勾加劇了這一情況,他指專制權力讓遇難者的名字變成了國家機密:"為了方便幹部管理,而不是對民眾生命和尊嚴負責,實際上還是中央主導的隱瞞災情。像四川地震中的學生死亡人數,至今還是個謎,這不是地方政府能夠決定的。"

"政府姿態:我們知道,就是不告訴你們"

長平也指中央政府面對大的公共事件的慣性作法,對媒體一直進行嚴控,但在信息時代,當局的控制往往失效:"必竟是一個信息全球化和新媒體時代,過去欺騙性的手段都淪為笑話。這個變化導致北京市政府也沒有直接找理由,但他們會說我們還在統計,我們會實時公布等,他們能統計多少牲畜死亡、多少房屋倒塌、甚至多少棵樹,他們不可能不知道有多少人死亡,他們現在出現另一種姿態,就是我們知道,就是不告訴你。這是對現代信息下的網民的一種挑釁姿態。"

就此長平認為目前對媒體的監控和審查,實際上是從過去的欺騙轉向了目前的挑釁,並由對媒體的管制延伸到社會的各個領域,導致官民間本就緊張對峙關係更加惡化,而社會變革也在這種情勢下必然來臨。

来源:德國之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