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時報: 中國未通過經濟願景測試

作者:KEVIN RAFFERTY 發表:2012-07-27 12:1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在做經濟數據的國際大賽中,中國總是獨領風騷。北京在今年2季度剛剛過去13天就公布了2季度國內生產總值數字。它公布的數字把所有對手都落在了後面。

只有小小的新加坡差堪比肩。歷史悠久、富裕的國家如美國、德國和日本還沒有來得及算出他們的經濟業績。

所以,當中國表示增長率降低到7.6%、數年來最差的表現但可能已經到達最低點的時候,是不是歡呼聲一片呢?大多數主流經濟學家此前都預測說,中國今年的經濟增長率可達8%-8. 3%。

為此用啤酒祝賀一番也就算了,就不要用香檳了。目前仍有人在喋喋不休地懷疑,中國在做對自己有利的數字方面是否過於完美了。維基泄密注意到他們在2007年發布的一條信息,當時李克強副總理告訴美國官員中國的數字是"人造"的,"僅供參考"。要知道,在即將到來的崗位交接中,李克強必定將接替溫家寶的總理職位。同樣重要的是,北京促進增長的工具會滯後中期內的基礎性改革。

儘管中國統計部門的高官們堅稱,他們所做的數字經核查確保是合理的,但還是有幾點矛盾之處。李克強副總理曾引用的比GDP數字更為可靠的電力消費數字保持平穩;住宅開工量繼續走低;零售額數字走向搖擺不定;名義與實際GDP增長率之間差額反映出的GDP通縮指數表明中國正處於通貨緊縮的軌道上。

所有這些因素也促使一些持懷疑態度的經濟學家表示,中國的經濟增長率或許更有可能是7%-7.3%。

在21世紀的中國,經濟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增長實際上是7.6%還是7%並不只是巧言令色那麼簡單,而政府通過注入更多投資努力取得神秘的"魔8"%增長,風險則是讓潛在的問題變得更為糟糕。

在政治崗位交接之前的這幾個月裡,要想讓中國統治者突然變得誠實是一個奢望,更不用說讓他們去解決妨礙經濟進入下一階段發展的大量問題。這些問題包括經濟結構和投資、貿易、消費中的失衡;中國的生活品質;以及潛在的巨大社會、環境問題對中國和全世界將產生的影響。

棘手的政治問題可謂盤根錯結,其中包括中國國內的政治和經濟自由、國企和私企地位以及中國在世界上將扮演何種角色——是一個在未來重現昔日光輝的帝國還是一個全球的夥伴——的問題。中國自身的願景及其全球參與者的作用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特別是因為,那將決定它將在"國防領域"投多少巨額資金、開支規模和關注度。

常住香港、對經濟現實頗有見地的企業家兼博主"分析家如是說"最近對中國取得的實際成就大加稱讚:"過去的情況常常是,香港人會去中國買便宜貨。而今則是中國大陸人來香港買奢侈品……今天的情況幾乎是,如果中國經濟不能維持住增勢的話,這座城市(指香港)就會消亡。"

"沒有人會質疑中國經濟取得的成就。我們當今在中國看到的是進步,至少從表面看是如此。30多年來,中國經濟不畏'嚴峻形勢',從未陷入經濟衰退,並讓大量民眾脫了貧。可以想見,人們對中國經濟的看法發生了巨大改變,從你希望敬而遠之的市場轉型成為無人想錯過的市場。"

此人說:"在中國成就它即將成為第一大經濟強國的傳奇之前,許多人都認為,中國企業要麼經營不善,要麼就是企業管理者都是些做假賬、生產劣質品欺騙老百姓的騙子。與此同時,腐敗問題還十分猖獗……

"這些都是中國過去存在的問題。但如果說你聽來耳熟的話,那是因為現在有越來越多的人在談論這些問題。中國當前仍有很多生產蹩腳貨的商人(人類要消費那些蹩腳貨是有危險的)。當今的腐敗問題與過去一樣嚴重,甚至更嚴重。你要達到目的還得去賄賂官員,政府官員不腐敗在官場上就不會成功……近些年與十年前的唯一區別是,人們而今不再重視這個問題了,因為大牛市和看似勢不可擋的經濟增長造就了對中國的狂熱崇拜。"

對中國的狂熱崇拜而今仍十分嚴重。原美國外交官、現任里昂證券公司中國問題戰略分析師羅福萬今年5月發表了一份內容生動的報告,報告題為《誤解中國》。報告旨在揭示人們普遍對中國所持的16種誤解。

據羅福萬說,在中國經濟這座花園中,生出來的幾乎都是香味沁人心脾的玫瑰花。比如說,中國當前不再以出口為導向,而是以創業為導向的經濟體,它正在"消費領域成就世界上最大的傳奇"。中國銀行業近期也不太可能出現危機;該國經濟增長率將達到8.5%;地方政府債務並不是什麼定時炸彈;土地銷售也不是地方政府實現收入的關鍵。中國正在抒寫"世界上最偉大的私有化故事"。該國目前沒有房地產泡沫;該國也沒有"影子"銀行;人民幣的幣值並未被嚴重低估;製造業仍具有競爭力;只有法治才是真正要擔心的問題。

羅福萬的樂觀看法遭到其他一些經濟學家的嚴厲駁斥。那些經濟學家正在期待中國消費規模不斷上升的跡象。中國消費所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只有35%,而處於類似發展階段的發展中國家的這一比例一般都高達50%-55%。

中國一直依賴投資開支。該國政府看來仍在走這條路。

世界銀行接受了中國8-10%的增長傳奇,今年年初與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提出了李克強密切參與的報告,報告認為,如果中國想實現其經濟潛能和13億人民的希望與夢想,必須進行重大的結構重整改革。

正如北京大學教授邁克爾·佩蒂斯所指出的那樣,對經濟進行"再平衡"可能導致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下滑。但佩蒂斯認為,只要工資保持漲勢,家庭收入不斷增加並能分得更大一杯羹,中國老百姓對經濟增長率跌至5%甚至3%並不關心。

再平衡的另一面是,必須要擊敗勢力強大的既得利益集團——特別是與國企關係緊密的既得利益集團。

中國的問題是它正在進入一個政治虛假時期,在這個時期不會做什麼事情。要讓老一代領導人離開,新的一代進入角色而不用再看老一代人的旨意,可能需要很長的時間。

来源:譯者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