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右』運動」五十五週年說「反右」(上)

作者:張敏 發表:2012-08-27 12:3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個留言 列印 特大

* 「‘反右’運動」五十五週年回顧「反右」*

今年是中國的「‘反右’運動」五十五週年。五十五年前的1957年發生在中國大陸的「‘反右派’鬥爭」,簡稱「反右」,是中國共產黨建立政權之後幾次大規模政治運動之一。在今天的社會生活中,還常常可以聽到有人說起某某人曾經被打成過「右派」,有過一段沈重的人生經歷……

在以前的「心靈之旅」節目中,我也採訪過一些當年曾經被打成過「右派」的人士,請他們談是怎樣被打成「右派」的,以及被打成「右派」後人生的坎坷跌宕。在今後的「心靈之旅」節目中,還將繼續播出「‘右派’沉浮錄」,聽更多人講述親身經歷,見證這段歷史。

五十年前的「反右」,是一場什麼樣的運動?當年究竟有多少人被打成「右派」、劃入另冊?直到現在,來自中國官方和獨立研究人士的說法仍然很不相同。

* 丁抒博士:被打成「右派」、劃入「另冊」者一百二十萬 *

現在在美國一所大學任教的「反右」運動和中國當代史研究專家丁抒博士是「反右」專著《陽謀》一書的作者。

關於「‘反右’運動」中被打成「右派」、劃入另冊的人數,丁抒先生認為:「到底‘右派’有多少人,我查了相當多的資料。 毛澤東一直認為是四十多萬,中共中央一直認為是‘四十五萬’、‘四十六萬’,他們從來就不知道他們打了多少‘右派’。就這個‘四十五萬’、‘四十六萬’的數字,中共用了二十年。

到了上世紀七十年代末,胡耀邦、鄧小平他們做了一件很大功德的事情,決定給‘右派’所謂‘改正’,但他們不願意說‘平反’,這時候才統計,是五十五萬多。從此以後,所有資料書就把這‘五十五萬多’,作為正式打‘右派’的數字。」

主持人:「您認為這個統計數字對不對?」

丁抒:「我說不對。」

主持人:「您根據什麼?」

丁抒:「第一,根據戴煌先生的調查。戴煌先生是個大‘右派’啦,他說,當時說‘五十五萬右派’,都是一些上了名冊、拿工資的。大學生之類不在數,不拿工資的不在數。

第二,還有一批人被當作‘右派’處理了,實際上沒有進‘右派’花名冊,或者基層單位把他打成了‘右派’,報到上級,上級並沒有批復下來,但是下級單位就把他按照‘右派’處理了,送去勞改、勞教、開除等等。事後發現,他們根本就不是‘右派’,所以‘平反’(改正)也沒有他們的份。這樣的例子也很多。
還有一個很重要——當初打‘右派’的時候,分類很多,有‘極右派’、‘右派’、還有‘中右分子’,也是毛澤東親自點的,而‘中右分子’,按中共黨史專家廖蓋隆先生的說法,也是按敵我矛盾處理了。

據我的調查瞭解,全國‘中右分子’大概有四十萬左右。另外還有些人,說他們有‘右派言論’,叫‘右言分子’。另外由於中共中央的文件中提出來‘疑似右派’,所以全國又抓了一大批‘疑似右派’。」

主持人:「這些一共有多少人?」

丁抒:「根據我的統計,我是作了一些抽樣調查,‘右言’、‘中右’、‘疑似右派’加起來大概也是六十萬。

所以,按理說全國‘反右’當中被戴上‘帽子’的,是一百二十萬。

中國在這點上是不誠實的。你當初抓‘右派’的時候,‘極右派’、‘右派’和‘中右’你是一起抓的,處分也是一起處分的。為什麼一到要‘改正’的時候,‘中右分子’你不算了?那四十萬人,你就抹掉了,根本就不提,好像這四十萬‘中右分子’從來沒有存在過!很多‘中右分子’也是被送去勞改、勞教的,也送到‘北大荒’去勞改的。當然這個所謂‘勞改’是‘勞教(名義)’,但是也到了勞改農場。」

* 丁抒博士:至今仍未獲改正的「右派」約不到一萬 *

中共當局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為中國大陸五十五萬「右派」履行了所謂「改正」手續,宣布他們是被「錯劃」成「右派」的。當年被打成「右派」,正式戴過「右派」帽子的人中,也有些至今沒有被「改正」。這樣的人究竟有多少呢?」

丁抒先生說:「不到一萬人」。

在這不到一萬至今沒有得到「改正」的「右派」中,比較知名的有羅隆基、章伯鈞、儲安平、彭文應、陳仁炳、林希翎。其中;林希翎女士於2009年9月21日在巴黎病逝,享年74歲,是最後一位離世者。至此,以上幾位全部離世。

*林希翎女士:沒有「‘反右’運動」,後來也不會發展成「文化大革命」*

林希翎女士生前在「心靈之旅」節目中多次接受過我的採訪。

1957年林希翎是中國人民大學法律系四年級學生,1957年因發表「中國實行的是封建的社會主義」、「胡風不是反革命」等言論被打成「右派」,第二年入獄,坐牢十五年,1983年移居法國。

林希翎說:「新中國成立以後,到了像‘反胡風運動’……」

林希翎女士這裡所說的「反胡風運動」,是1955年毛澤東發動的所謂「反對胡風反革命集團的鬥爭」。胡風先生是著名的評論家、詩人和翻譯家。胡風後來被監禁二十多年,1979年出獄,後來得到「平反」。
林希翎說:「‘反胡風運動’就已經開始政治上肅反擴大化,對一部分人已經開始造成災難,但是這麼大規模進行全國性公開的政治運動,那就是從這個‘反右’開始。沒有‘反右’運動,後來也不會發展成‘文化大革命’」。

* 朱正先生:毛澤東的「匈牙利情結」*

原湖南人民出版社編輯,六屆全國人大代表朱正先生1957年在《新湖南報》社工作期間,被打成「右派」,當時26歲。四十一年後的1998年,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他關於「反右運動」的專著《1957年的夏季:從百家爭鳴到兩家爭鳴》。

談到‘反右’運動為什麼會發生,朱正先生說:「簡單地說,‘反右派鬥爭’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知識份子的矛盾長期積累的一次猛烈的爆發。是執政黨和黨外的政治力量,就是以‘民盟’為代表的民主黨派長期矛盾的一個猛烈的爆發。

毛澤東是帶著他的‘匈牙利情結’進入1957年的。因為‘匈牙利事件’是1956年10月底到11月初發生的,‘匈牙利事件’剛剛被蘇軍的坦克平息下來以後,中共舉行了八屆二中全會,主要議題就是談‘匈牙利事件’。毛澤東當然極不希望在中國也發生‘匈牙利事件’,他對於當時中國知識界對‘匈牙利事件’、對波蘭政局的變化表示的熱情非常反感。在《毛澤東選集》第五卷裡可以看到很多。

所以,毛澤東在6月8寫的黨內指示談到,要把‘匈牙利事件’分割開來,要‘變成一些小匈牙利事件’再去處理。在他這個指示之下,馬上就出現了一大冤案,就是湖北漢陽縣第一中學在六月十幾日因為中學生升學率上街遊行,結果就說,這是一次‘民盟’策劃的‘小匈牙利事件’,學校的副校長,還有兩個人被槍斃,製造了極大的冤案。直到1985年湖北省委經過中共中央批准,才給那個冤案‘平反’。

對於很普通的學生鬧事,他把它說成是‘小匈牙利事件’,所以就說明他這個夢魘、這個‘匈牙利情結’在毛澤東思想中的影響。」

*丁抒博士:1957年5月的一張時間表 *

1957年上半年,毛澤東先是號召「整風」、「鳴放」,後又在《人民日報》發表《事情正在起變化》一文,開始「反右派鬥爭」。

現在看看丁抒博士提供的「反右」早期一些大事的時間表。

丁抒:「毛澤東寫所謂的‘反右的新號令’這篇文章叫《事情正在變化》,是5月15日就寫完了,可這個時候,全國‘鳴放’其實還沒有開始,只是零星在報上登了一些黨外,或各民主黨派給共產黨提的意見,陸陸續續的,意見都比較溫和,並沒有很激烈的。 真正比較激烈的‘鳴放’運動是在大學生介入以後。

可以看一張時間表──

5月19日,北京大學出現第一張大字報。

章伯鈞是5月21日提出‘設計院’的設想。

龍雲所謂發表的‘反蘇言論’是5月22日。羅隆基提議設立‘平反委員會’,處理以前‘肅反’和歷次運動當中的冤假錯案,也是在5月22日。

著名的中國人民大學女學生‘右派’林希翎,抨擊中共‘實行封建社會主義’,是在5月23日。

清華大學的學生貼出大字報要求開闢‘民主牆’,是5月24日。

上海華東師大第一張大字報《向北大同學學習》,是在5月28日。

儲安平的所謂‘黨天下’更晚了,那是6月1日。

後來所謂‘最猖狂的右派言論’統統都是在5月15日毛澤東寫《事情正在起變化》以後才‘放’出來的。
這個時候,中共在黨內已經在佈置要‘反右’了,可是他們這些人根本就什麼也不知道。」

*丁抒博士:共產黨小范圍給被認為可靠的知識份子透底,他們沒出來提意見*

丁抒:「當然,共產黨只是在小范圍內把他們認為一些可靠的知識份子個別私下作了通知,這些人就沒有出來‘鳴放’,沒有出來發言,沒有給共產黨提意見。

舉個例子就是北京大學教授熊偉(音)說,他是被彭真接到北京城裡去和其他一些教授,他也沒有點明是哪些人,告訴他們黨的整風鳴放,給他們透一點底,所以他們(後來)就沒有說話。但是他事後也比較內疚,沒有把他得到的信息告訴他們(別人),結果他們不知道中共有‘引蛇出洞’這麼一個安排。」

* 朱正先生:「反右」中顛倒是非、影響深遠長久 *

朱正先生提醒人們注意,在‘反右’運動中,一些被劃為「右派」的人所提的意見,在很多年之後,被證明是正確的。

朱正:「比如當年法學界批判‘無罪推定’,批判‘獨立審判’,這些在現在已經被接受了。像當年經濟學界批判北京大學教授陳振漢,批判上海高方,把他們‘引進外資’等主張作為一種錯誤觀點批判,說是‘賣國’……現在看,事實上也糾正這些了。

當時批判的許多東西,假如當時不是批判它,而是仔細考慮或接受它的話,那中國的建設、現代化的程度、民主化的程度要大進一步。

所以,實際上當時是顛倒了是非,把一些正確的東西當作錯誤的東西來批,造成的影響是很深遠、很長久的。」

* 朱正先生:「反右」——幹部隊伍的逆向淘汰,歷史影響極壞至今*

主持人:「據您看,‘反右’運動對中國社會還有哪些方面的影響?」

朱正:「‘反右派鬥爭’實行了言者治罪的原則,對提意見的人,馬上就把他打成‘右派’分子,給他戴上帽子,輕的批鬥,重的送去勞動教養,沒有人敢再說話。接著來的‘大躍進’,就可以毫無批評地展開。

毛澤東和周恩來很多文章也都承認,不過他們是用一種意識形態的詞彙說的,說‘如果沒有政治戰線、思想戰線的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就不會有大躍進’。這個說法完全對,不過把‘反右派鬥爭’稱為‘政治戰線和思想戰線的社會主義革命’。如果把他們這種話翻譯成普通人的語言,就是如果沒有‘反右派鬥爭’,就不會有‘大躍進’。‘大躍進’這個事情在歷史上起的破壞作用,是大家誰都看得清楚的,這就是‘反右派鬥爭’的直接結果。

‘反右派鬥爭’極大地敗壞了社會道德,把一些正直的人、敢於堅持原則、敢於講真話的人加以打擊;對那些說假話、趨炎附勢、告密賣友的小人加以表揚、鼓勵、提拔……所以,有人說這是幹部隊伍的一次極大的逆向淘汰,把好的淘汰掉,壞的提上來。對於整個幹部隊伍平均的業務水平、道德水平都是個極大的破壞。

所以,我覺得‘反右派鬥爭’在歷史上起了極壞的作用,有些一直到今天都還沒有能夠恢復過來。」

来源:自由亞洲電臺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