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製造業到了最危險的時候

作者:葉檀 發表:2012-09-14 12:1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製造業到了最危險的時候,不僅指基礎製造業產能嚴重過剩,更是指製造業無退出通路。與股市一樣,製造業缺乏正常的退市機制,因而也缺乏新生機制。

無論是反映大企業的官方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還是反映中小企業的匯豐指數,都在指向訂單下降與庫存上升,這一輪去庫存化遠未終結。統計顯示,2450多家上市公司存貨合計高達4.73萬億元,同比增長19.97%,環比增加3.6%。4.73萬億存貨是個什麼概念呢?同期全部上市公司淨資產為14.53萬億元,剔除銀行為9.73萬億元,考慮到銀行極少存貨,因此,這4.73萬億相當於上市公司淨資產的48.6%。

為什麼說現在的企業不接單等死,接單找死?原因就在上面的數字,如此大的庫存說明產能絕對過剩,企業無利可圖,到銀行借錢變成貨物堆放在倉庫中。

最慘的是IT行業,庫存在18個月後價值降為零,報表上還有資產,其實一錢不值。傳統製造行業大面積的庫存,說明這些行業正在經歷生死考驗。李寧公司處於瘋狂的去庫存過程中。8月23日,李寧公司公布中期業績,上半年營業收入同比減少9.5%至38.8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狂降85%僅為0.44億元。為節省成本,李寧今年上半年關店1200間,預計下半年將繼續關店。受零售終端的折扣率提升和舊品清理的影響,上半年李寧公司整體毛利由上一年的47.3%下降至44.2%,同時員工成本開支從8.7%上漲至9.6%。李寧公司正在「洗大澡」,把原先的庫存洗出去,把低效的門店趕出局。李寧公司如此,其他同類公司又能好到哪兒去。

上述庫存數據還不完整,沒有統計漏報、少報、瞞報的灰色產能。

9月5日,《21世紀經濟報導》披露,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下稱中鋼協)名譽會長、原冶金部副部長吳溪淳公開表示,「去年我國粗鋼產量實際已超過7億噸,約為7.3億噸。」其中鋼鐵大省河北瞞報成為行業內公開的秘密,「河北省上報的數據再次低於其實際產量」,河北省地方統計部門上報國家統計局的2011年河北省全省產鋼量為1.64507億噸,而河北省冶金行業協會統計其會員(即河北省重點冶金企業)2011年產鋼為1.669103億噸,不符合邏輯。筆者在投資公司的朋友在河北唐山等鋼鐵重鎮調研,一方面產能過剩哀鴻遍野,一方面仍有產能更大、效率更高的新項目上馬。

不僅鋼鐵行業,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財政,已經讓過剩產能成為揮之不去的頑疾。去年4月,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發言人朱宏任確認,工信部等部門叫停即將上馬的電解鋁項目。2010年中國電解鋁產能達到2300萬噸,實際產量是1560萬噸,產能利用率不足70%。目前在建、擬建的電解鋁項目有36個,總規模接近1000萬噸。實施情況如何呢?今年8月長江證券發布的研究報告指出,目前新疆上馬電解鋁項目達到10個以上,12.5期間電解鋁產能約1435萬噸,目前全國建成產能約2645萬噸。產能越減越多,增加產能的理由越來越充分,別人的產能都可以減,惟獨此處不能減。

地方GDP本位主義是地方產能過剩的保護傘。只要考核地方GDP的政績不變,而不是考核地方存量的財富究竟有多少,當地居民的消費能力與幸福感是否得到提升,就必然出現產能越減越多的怪相,加上山寨式的瘋狂抄襲,各地的技術沒有本質區別,只能在資源價格、稅收優惠、政府補貼方面做文章。

另一重值得擔憂的現實是,以往在鋼鐵等行業減少產能的過程中,往往是政府出面,讓管理混亂、效率低下的央企、國企併吞了民企,造成民意的極大反彈。產能過剩是惡疾,行政手段調控、國進民退的惡劣程度不在產能過剩之下,讓中國市場出現了優汰劣勝的情況。

怎麼辦?為今之計,趁著製造業在生死線上掙扎,把市場的還給市場,讓市場去並購、重組,同時改變稅收模式,以免各地為搶稅源爭奪總地經濟,讓大企業的發展更以施惠於更多的地區。

再不改革,過幾年製造業可能會被掃蕩掉一半的產值。

来源:南方都市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