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流傳「北京咳」 揶揄北京嚴重污染(圖)

發表:2013-01-23 00:42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3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北京空氣污染(看中國配圖)

大陸民間近期多了一個新名詞,叫「北京咳」(Beijing Cough),意指到訪北京的「客人」都容易患上「咳嗽」,但患者不需要服藥,離開了北京,沒有了空氣污染,「咳嗽」自然清。有北京醫生指「北京咳」用詞極度侮辱。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呼吸內科的主任醫師何權瀛對國內媒體說,對近期網上流傳的「北京咳」一詞,認為是對北京的極度侮辱,亦丟了北京的面子。

北京市民李寶貴就對記者講,近日的確喉嚨很痒,一直咳嗽。對於北京的空氣污染嚴重,使北京出現「北京咳」的「美名」,他則說沒有太大的反感。「這跟形象沒有關係,哪兒的污染嚴重,哪兒的肺就有問題。前兩天就咳得特別厲害,幾乎氣都上不來,今天好一點。兩三天都不能動,嗓子發痒。」

記者致電所在的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這位視「北京咳」為侮辱的何權瀛醫生,是呼吸內科的主任,掛號費最少要100元,晚上不值班。院內有護士就對記者說,如果呼吸不了,晚上得去急診;但病人要入院留醫,還要醫生先開個條。至於小童,呼吸不了,那就要去兒童醫院。

北京市民李寶貴就說,當今看一次醫生,動不動要300-400塊人民幣,他還是選擇在家喝水自我治療算了。加上北京的醫院,動不動給病人輸液、靜脈注射,恐怕沒有1000-2000不能埋單。「一般在北京都是給靜脈注射,住院的話,300-400元就下不來了。」

對於一些北京公幹的外國人,他們則表示,一到北京後就咳嗽不止,但一離開北京就會好,這病就會好。「北京咳」因此成為了旅客的「風土病」。有報導就說,北京兒童醫院一天有超過800個孩子前往接受霧化治療。

那香港人對俗稱「香港腳」的風土病腳癬,會否同樣有極度侮辱的感覺呢?香港的精神科醫生黃以謙接受本臺訪問時表示,港人文化上接受「香港腳」這一名詞,可能是北京人對非典的陰影揮之不去,擔心「咳嗽」會使人聯想起更多的疾病。 「香港這麼多年的文化,不見得有侮辱,閑談跟人家講香港腳,也找不到更恰當的名稱,在大雅之堂提起香港腳是沒有問題的。」

黃以謙又說,京城對「北京咳」(Beijing Cough) 感到不安,可能是非典疫症期間的咳嗽嚇壞了人,容意使人聯想出更嚴重的疾病。有醫師就建議,在多霧的天氣下,咽喉炎、氣管炎、結膜炎易發,應該減少戶外鍛練,帶口罩,回來立即清洗鼻腔,多吃豆腐、牛奶,補充維生素D。

原題目:北京咳揶揄北京嚴重污染

来源:自由亞洲電臺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