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漂自曝悲慘生活:過年吃泡麵 被迫離開

發表:2013-02-05 21:14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2個留言 列印 特大

請不要叫我北漂,雖然多年來喜歡旅行四處行走,但從來不喜歡「漂」這個詞。

從武漢到重慶,從重慶到上海,從上海又到北京,這是我待的第四個城市。我也曾以為,這裡會是我的終點。

北京的機會很多,因為志在媒體圈,在朋友的勸說下,我站在青春的尾巴上,趁著一腔熱血尚未冷去,做出了來北京的決定。

記得那是一個晴朗的秋天,一個衝動辭去上海那份寡然無味的工作,買了到北京的機票,短短兩個小時之後,我已孤身一人拖著行李箱站在首都的土地上,還沒感嘆完首都機場排隊等的士的隊伍有多長,便開始領教西直門的地鐵有多難倒,仰望著二號線轉十三號線那長長的望不到頭的步行台階,我扛著重達三十多斤的行李箱,有想哭的衝動。

在北京呆久了,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北京的氛圍。它不同於武漢的無序,也不同於重慶的崎嶇,更不同於上海的精緻。北京的馬路很寬,可是路卻很堵,北京的樓很高,可是胡同卻很破。在北京歷經了三份工作,見識過三教九流,形形色色的人都能在北京混得風生水起,也歷經了身邊的朋友一個一個地離京回鄉。

所以不可否認,北京是一個包容的城市。

然而,北京也是一個疏離的城市。

在北京生活了三年多,搬了五次家。也許是女孩子的天性,每次搬家,我都會置辦一些鍋碗瓢盆,買來很多牆紙和小玩意,盡量把房間裝扮得溫馨一些,這樣才比較像家的感覺。

是的,家,這是一個我一直不敢去多想的字。

雖然北京並不怎麼歡迎我,但我仍曾經想要在北京有一個家。生性樂觀的我,總覺得只要心在哪兒,家便在哪兒,買不起房可以租啊,我並不介意租房一輩子。

可是每一次,房東都有不得不趕我出去的理由,要麼是房子裝修,要麼是房子要出售,要麼是轉給親友。

直到現在,我還記得那些房間給我的溫暖與心酸,我仍感謝那些熱情的室友們。

第一次租住的房子在五棵松,當時上班的地方在北四環,每天早上要麼步行二十分鐘去地鐵站,從一號線轉五號線坐上二十站地,要麼坐運通113三十站地。座位是不用想的,能在擁擠的人群中找到兩隻落腳之地,已算奢侈。看著那一張張疲憊的面孔,我開始懷疑自己來北京的目的,是像他們一樣麻木得毫無激情地開始一天的工作嗎?但我告訴自己,一定要堅持,機會留給堅持的人。

後來轉租蘋果園,以為到了地鐵起點站會好過一些,但事實證明我太天真了,每天在一號線排隊的人源源不絕,能從站裡排到站外一里地。就算上車了也是一路站過去,曾經的一號線有一部分沒有空調,夏天從地鐵下來,像蒸完桑拿一般汗流狹背,衣服都濕透。

再後來,為了不再受地鐵之苦,2010年,我搬到了二環,朋友笑稱我終於「進城」,我享受了一段走路上班的幸福生活,自然,也承擔了接近以前雙倍的房租。為了更高的收入,我也選擇了更忙碌的工作。

那一年,也是我第一次在北京過年。

因為火車票的難買,飛機票的昂貴,再加上公司的要求,我承擔了在北京值班的工作。北京的冬天其實並不太冷,畢竟室內有暖氣,但那種淒涼讓我現在想起來仍覺得難受。

大年夜的晚上,空蕩蕩的辦公室只有我一個人,對著電腦,沒有年夜飯,只有一盒泡麵。我一邊吃泡麵一邊告訴自己,春節只是個形式,一個人過沒什麼大不了的。然而接到媽媽打來的電話那一瞬間,我的眼淚就下來了。

2012年夏天,讓一輩子很少出遠門的爸媽來北京遊玩,是在北京這幾年來我覺得最欣慰的事情。白天陪著爸媽爬長城,逛故宮頤和園,我才發現北京好多地方都沒有去過,平時總說工作忙加班多,週末難得休息一次也只想在家休息,根本不願意出去逛,也許奼女就是這樣煉成的吧。晚上給爸媽訂了酒店,生性節儉的他們卻執意不肯,非要在我租住的屋子裡打地鋪。那晚一家人聊了很久,爸媽提到我小時候和讀書時候的很多趣事,回憶起以往在家人身邊的溫暖和快樂,那一夜我失眠了。

以前好多朋友曾經問我,為什麼非要堅持?為什麼非要在離家那麼遠的北京?我說在北京會有更好的發展。

但是現在我越來越懷疑,我所堅持的這一切,到底有多重要的意義?

工作難道不是為了更好的生活嗎?在北京,我真的能有更好的生活嗎?

生活的真諦又是什麼,是日復一日的憂慮和越來越物質化,還是與家人的相守以及內心的平靜愉悅?

面對五位數字的房價,工資漲幅緩慢的我還買得起房子嗎?

一輩子租房、不停地被房東驅逐真的靠譜嗎?

去醫院排隊要排上一整個上午,生得起病嗎?

不久後,房東再次下了逐客令。我看著二環路上的車水馬龍,看著身邊同事一張張焦躁的面孔,忽然覺得是那麼地疲憊。

退意萌生。

新的一年鐘聲敲響,也是我該離開的時候。

打包行李,收拾了整整一天,才發現,我的行李在一次一次的搬家中,已經消瘦了許多。為了搬家方便,我早已經鍋碗瓢盆扔掉,也記不起多久沒有自己親手煮湯喝了。整理電腦裡的照片,才發現已經好久不曾出去拿起相機拍拍風景。翻開衣櫥,原來我已經那麼久沒有去逛商場買過新衣服。原來在忙碌的日子中,我已經把生活的內涵精簡再精簡,最終只剩下了工作、吃飯,和睡覺。

我要走了,去尋找那個原本真實的率性的自由的安靜的我。

請不要叫我北漂。雖然我曾經使出渾身解數轉戰於地鐵公交,無數次腹誹過北京的交通;雖然在北京不曾有過一個真正的家,我住過的屋子僅有10平方,只能容納一張床和一顆心,但在北京的日子,仍是我最寶貴的財富。

從此我能以一個過客的眼光,來懷念我在北京的生活和朋友們。願你們都安好!

再見,北京!

来源:搜狐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