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兩年辭職26次 任何事都是媽媽說了算(圖)

發表:2013-08-13 11:22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個留言 列印 特大


「聽媽媽的話」。 周夢瑩 製圖

【看中國2013年08月13日訊】今天想吃什麼、明天該穿什麼、怎麼和同事相處、哪些朋友不應該交……你的生活,是否被父母這樣事無鉅細地「保護」著?

因為什麼事都要靠媽媽做決定,27歲的劉力(化名)不會與人相處,導致兩年裡辭掉26份工作。無時無刻的照顧和管束,父母的過度「關愛」是保護還是障礙?

網友講述:兩年辭職26次 任何事「媽媽說了算」

上週三,家住重慶九龍坡區錦龍路的劉力(化名)向單位遞交了辭職信,而這已是她從去年至今的第26次辭職。

「財務只是把她獎金算錯了,她就覺得是"你得罪了我,我不幹了"。」在談及女兒辭職理由時,劉力的媽媽毛女士顯得有些焦急,「她要是提前打電話給我說一聲,我完全可以給她出主意,總不會鬧得要辭職噻。」

據悉,今年27歲的劉力自大學畢業後,陸續換過好幾十個工作,其中不乏國企以及大型跨國企業,不管她到哪裡,毛女士總會事先幫她查詢好去單位的最佳路線、單位附近的最佳飯館,甚至連怎麼和新同事相處毛女士也要「手把手」地教。

「媽媽隨時要打電話問我在哪裡、做什麼,工作和人際上的問題也要我報告,然後給我說解決的方法。」劉力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她完全把我當7、8歲的小孩,什麼事情都要幫我解決,最開始還好,到後來越來越想牴觸,但發現一旦沒有媽媽出主意,自己完全沒法處理工作和人際交往,只有再換個環境。」

【記者採訪】

母親:孩子就是寶 地都不讓掃

眼見女兒劉力兩年辭職26次,毛女士不免有些心急,便帶著劉力到重醫附一院心理衛生中心尋求幫助,但醫生的診斷卻讓毛女士有些無所適從,原來孩子不斷辭職的根本原因居然在自己身上。

據毛女士介紹,因為是獨生子女,劉力從小就被當作家裡的一塊寶,什麼都不讓她做,「家裡有我們,她用不著掃地洗衣服這些,萬一摔了碰了怎麼辦?」

「我吃過的鹽比她吃過的米多,我給她拿主意,可以讓她少走不少彎路。」毛女士告訴記者,女兒本身性格內向,為了不讓她吃虧,毛女士幾乎每兩三個小時都要打一次電話詢問,而內容多以「在哪裡」「做什麼」「遇到什麼人」「我幫你做」為主。

但如今,毛女士不僅要為女兒的工作擔心,還要操心女兒的終身大事:「她現在完全不會做家務,周圍的朋友我覺得沒有靠譜的,現在都沒耍朋友,怎麼嫁得出去哦?」

女兒:媽媽大包大攬 但一旦離開卻發現自己什麼都不會

「小時候覺得媽媽這麼大包大攬會比較霸道,比如有一科成績不好,她就非要讓我立即去補習班。」劉力說,毛女士什麼都為她安排好了,她只需「對號入座」即可。

劉力說,無論是上學還是上班,坐那一路車、吃哪家的面、買哪一家的文具都是媽媽事先打探好的,工作後在和同事聊天時,時常也會將對話轉給媽媽「過目」,以便毛女士出謀劃策。

「其實中途也想自己做主,但每次都失敗。」劉力說,在一家IT企業上班時部門聚餐,她決定不告訴毛女士,可在那次聚會上,她卻發現沒法融入大家討論的話題,而自己連祝酒詞都不會說,「如果媽媽在,也許就能告訴我該怎麼說了。」

子女:過度「保護」成束縛 父母不能以「愛」之名干涉生活

「說實話,父母的疼愛已經讓我喘不過氣了。」家住渝中區雍江苑7棟的王思蕾已經25歲了,每次出去和同學朋友聚會,都必須在晚上九點前回家。「不然我媽媽就會連環奪命CALL,直到我回家。」王思蕾常常覺得自己沒有自由,有時和朋友出去玩,父母會像盤查特務一般,讓她很尷尬。

現在,王思蕾身邊的朋友同事都知道這個情況,甚至經常有了聚會都因「家教嚴」而不再通知她,讓她覺得很沒面子。「子女不是父母的寵物,應該有獨立的空間。父母在關心孩子時,不能總以愛的名義干涉孩子的個人生活,逾越了管束的正常範圍。」

唐樂在渝北區某外語幼兒園從事幼教工作,她經常會發現為孩子送食物、送衣服、送玩具的家長。「甚至有家長私下告訴我,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和某某孩子玩。」

唐樂說,父母過度的「保護」有時會給子女帶去很大的心理負擔,讓孩子失去該有的判斷力和思考力。

父母:活該操心 孩子永遠需要父母引導

每餐詳細詢問兒子的喜好,隨時擔心其冷暖,兒子一沒在身邊心裏就七上八下,總忍不住打電話詢問是否安好,兒子的公事私事都要「插一腳」……家住江北區金砂水岸9棟的李梅自從兒子降生,已這樣操心地過了24年。

「父母管孩子是天經地義的,這種發自內心的關愛很正常。」李梅說,現在的年輕人雖然年齡長大了,但容易受人影響,她擔心兒子不慎走了彎路。「時刻關注孩子可以及時發現問題,加以正確引導。」

家住大渡口區順祥一條街的劉極容今年已經58歲了,曾為女兒操持著大小事務的她,如今又在帶4歲的外孫女。「現在的年輕人物質充裕,沒有經歷過苦難,缺乏關愛之心和與人相處的技巧,所以父母的管束很重要。」

劉極容說,儘管現在女兒非常依賴自己,但她認為這樣是安全的。「至少她做的每一個決定都會徵求我的意見,大小事也有我拿主意,可以防止很多不必要的錯誤。」

心理專家:成年不「斷奶」 易致人格缺陷

重醫附一院心理衛生中心副主任況利教授告訴記者,近幾年,來心理門診就診的「未斷奶」年輕人越來越多,其中大部分會表現出極為敏感和焦慮的症狀。

「像劉力這種,就是她的媽媽管得太細了。」況利表示,現在的家庭大多是獨生子女,父母生怕孩子累和操心,於是什麼事情都想替子女辦好,這就很容易形成過度保護,使得子女在成年後都不會「斷奶」,導致心理髮育遲緩,人格發育不健全。

況且從子女的心理分析,處在父母過度保護下的孩子,往往具有矛盾心理,最終會導致焦慮、敏感等症狀,沒法獨立做出決定,更欠缺人際交往的能力。「子女最開始會反感父母的這種保護,可如果父母依舊堅持,子女就會割捨不掉對這種過度保護的依賴。」

教育專家:父母不能替代孩子經營人生 學會放手

重慶女性人才研究會副會長、家庭教育專家李安娜表示,父母應該把握好管束孩子的度,不能替代孩子經營人生。正確的教育方式是樹立自己的人生追求,讓榜樣的力量去影響孩子。

「父母對孩子的保護是一種天性,他們往往怕孩子吃虧、受人欺負,因此把孩子包裹起來,並不斷滿足孩子的需求。」李安娜說,這樣做的後果是讓孩子長大後無法適應社會的大環境,認為別人也應該像父母一樣無條件順從自己。一旦遇到困難,就會縮進父母懷抱,無法面對人生的風雨。

李安娜建議,父母在管束孩子時應該把握好一個度,不要讓正常的關愛「變了味」。「大事大非的原則性問題父母可以提建議給他們參考,做一個從旁協助的角色,切勿幫助他們做決定。」李安娜說,至於孩子的生活習慣、休閑方式、交際應酬等,父母不應該過多干涉。「要給孩子一定獨立空間,學會放手。」

此外,她表示,父母應該有自己的理想抱負和人生追求,不要把精力過度放在孩子身上。「正確的教育其實是榜樣的力量」,李安娜坦言,「父母應該更關注自己的中老年生活,展示積極自強的一面給兒女,用自己的行動去影響他們。」

網友熱議:

@成王敗寇322:我也差不多。自己都有兒子了,自己還沒斷奶。

@光想說:父母離不開孩子,是父母需要斷奶。

@如雨滴水:現在你捨不得放手,將來他一生都不會鬆手。

兩江調查:

今天想吃什麼、明天該穿什麼、怎麼和同事相處、哪些朋友不應該交……父母關心孩子天經地義,可事無鉅細的照顧和管束,父母的過度「關愛」是保護還是障礙?

子女一旦長大了就是成年人,應該有獨立的空間,父母不應該再管束孩子,影響子女的正常生活。

父母對孩子的保護是一種天性,是為了讓孩子少走彎路、避免孩子犯錯誤,這樣的管束很重要。

父母應該把握好管束孩子的度,原則性問題可以提建議,但孩子的日常生活、公事私事父母不應該過多干涉。

話題延伸:

父母「保護」過度會引發哪些症狀?

「啃老族」

孩子從小嬌生慣養,被父母過度保護,在成長的過程中獨立性沒有得到培養。等到了該承擔責任的年齡,他們又拒絕獨立,長期依附、寄生在父母身上,依賴父母解決一切,形成了現在的「啃老族」。

「婚戀難」

除了日常生活、學習工作,兒女的婚戀大事往往也是父母的「聚焦點」。父母的過度保護會讓他們對兒女的婚戀狀況也產生強烈控制欲,因此在兒女擇偶上提出較多要求。而父母和孩子在對婚姻、愛情的理解上肯定有所不同,往往會將自己的觀念、想法強加給兒女,導致孩子出現「婚戀難」的狀況。

「易自卑」

該穿什麼吃什麼、該交什麼朋友、該說什麼話……在父母長時間的過度保護下,孩子容易變得柔弱、害羞,不敢面對新的事物,不敢主動與人交往,失去很多學習和鍛練的機會。同時,長期缺乏決策力和判斷力,會導致孩子自信心不夠,產生「無能」的自我評價,滋生自卑心理。

「膽小鬼」

膽小不是天生的,嬰兒是不知道害怕的。但隨著認知能力的提高,孩子漸漸知道了危險,而孩子對待危險的態度,卻是周圍環境作用的結果。過度保護是當前家長育兒的主要誤區之一,由於現在的孩子多為獨生子女,所以家長們處處格外小心,生怕孩子出問題。孩子只要有一點冒險行為,家長就會很緊張,不斷地提醒孩子要小心。在這樣的過度保護之下,孩子會變得越來越膽小。

来源:華龍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