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強執行習近平的計畫 中國經濟還有八大痛點(圖)

發表:2024-03-02 10:11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外界觀察到中國經濟還有八大痛點。
外界觀察到中國經濟還有八大痛點。(圖片來源:NOEL CELIS/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4年3月2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正鑫綜合報導)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日前提出推動新一輪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3月1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召開會議通過了方案。不過,外界觀察到中國經濟還有八大痛點。

李強召開會議通過《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

據中國官媒報導,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3月1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

李強稱,「推動新一輪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是.....著眼於我國高質量發展大局作出的重大決策。」

李強表示,「堅持市場為主....高質量耐用消費品更多進入居民生活,讓這項工作更多惠及廣大企業和消費者。」

李強還強調,加大財稅、金融等政策支持,推進重點行業設備、建築和市政基礎設施領域設備、交通運輸設備和老舊農業機械、教育醫療設備等更新改造,積極開展汽車、家電等消費品以舊換新

習近平主持財經會議 提出依舊換新的大規模計畫

中國國家主席、中央財經委員會主任習近平2月23日下午主持召開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四次會議,「研究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問題,研究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問題。」

習近平表示,物流是實體經濟的「筋絡」,聯接生產和消費、內貿和外貿。

習近平強調,要推動各類生產設備、服務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鼓勵汽車、家電等傳統消費品以舊換新,推動耐用消費品以舊換新。對消費品以舊換新,「要堅持中央財政和地方政府聯動,統籌支持全鏈條各環節。」

中國經濟有八大痛點

雖然習近平和李強推出了以舊換新的大規模計畫,但是,中國經濟正處於拐點:依賴大量基礎設施和房地產投資的舊經濟模式正在崩潰。經濟增長放緩,物價下跌,通縮和滯脹的幽靈正在上空盤旋。並且,中國經濟還有八大痛點。

3月1日,《華爾街日報》圖解中國經濟八大痛點:

一、房地產增長引擎熄火

房地產曾經佔到中國經濟年產出的約四分之一,這一長期繁榮的盛景在2020年戛然而止。由於擔心債務膨脹,北京當局劃出「三道紅線」,限制房地產開發商獲得寬鬆信貸的渠道。此外,新冠疫情期間日常生活和經濟活動受到的干擾也讓房地產行業雪上加霜,導致樓盤銷售、施工和投資急劇下滑。於是,房地產這個拉動經濟增長的引擎熄火了。

二、消費者信心萎靡不振

房地產市場的低迷加劇了中國消費者的悲觀情緒,他們對中國經濟未來的美好憧憬在新冠疫情期間曾經遭受重創,至今沒有恢復。過去中國人不惜背上沈重的房貸也要買房,期待房價上漲能大賺一筆,現在房地產市場風雨飄搖,他們只好捂緊錢包。儘管2023年消費略有回升,但仍遠低於疫情前的水平。面對疲軟的消費需求,企業不願意投資和招聘,這從創下歷史記錄的青年失業率中可以看得一清二楚。

三、中國成通縮之國

中國消費和民營投資疲軟導致了通貨緊縮,這與過去幾年困擾世界大部分地區的通貨膨脹形成鮮明對比。中國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幾個月來一直持平或下降,工廠產出下降也持續一年有餘。通貨緊縮使家庭和企業更難償還債務,讓支出和價格壓力進一步加重,這是一種難以擺脫的惡性循環,一般要靠大規模政府支出、降息和擴大經濟中的貨幣和信貸來補救。但中國官員不願意開足馬力刺激經濟,擔心房地產泡沫再次膨脹,加重本就龐大的債務負擔。

四、債務已經是強弩之末

中國總體債務已擴大到GDP(國內生產總值)的300%以上,遠超美國的253%,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地方政府債務。向開發商出售土地是地方財政的重要來源,但現在已然枯竭,導致財政壓力與日俱增。房地產公司在中國債務中也佔據相當大的比重。中國銀行業在這兩個高負債領域都有很大的風險敞口。面對經濟增長乏力、通貨緊縮和房地產市場動盪,銀行的貸款損失可能增加,抑制銀行向經濟注入貸款,進一步給經濟增長造成壓力。

五、人口危機導致勞動者數量減少

計畫生育等政策導致的一些早就在醞釀之中的問題,開始困擾中國經濟。雖然中國勞動人口數量仍然龐大,但快速推進的城鎮化帶來的勞動力供應增長已基本耗盡。出生人口減少,總體人口萎縮且趨於老齡化,意味著中國的勞動力和消費者群體將縮小。這些變化將使中國未來更加難實現可持續的經濟增長。

六、外資撤離腳步加快

隨著中國前景越來越黯淡,外國投資者正在逃離。自從1998年有可比數據開始,中國工商業每個季度都有外資流入。但這種局面在2023年第三季度宣告結束,當時中國的國際收支首次出現118億美元的直接投資淨流出,外國公司要麼清空離場,要麼停止在中國的利潤再投資。股票和債券投資者也撤出中國金融市場。作為一個投資目的地,中國在外國投資者心中的光環已經褪色,這裡已不再是他們蜂擁而至,追逐豐厚回報和大量商機的寶地。

七、貿易壁壘提高

為尋求新的增長途徑,北京當局大舉投資工廠和新興產業,尤其是綠色科技。但由於國內需求不振,產品過剩嚴重,中國只有向海外尋找買家。最明顯的例子是汽車,包括電動汽車。中國已超過日本成為全球最大的乘用車出口國,比亞迪(BYD)等中國公司正努力主導全球不斷擴張的綠色交通工具市場。北京當局雄心勃勃,試圖通過加倍發展製造業和出口振興中國經濟,但遭到強大阻力,尤其是在美國和其它發達經濟體,這些國家正收緊對中國產品的進口限制。

八、以往的經濟增長模式難以為繼

過去,中國可以通過增加政府支出,特別是基礎設施支出來應對經濟挫折。但如今中國對公路、鐵路和機場的需求已基本得到滿足,富有成效的項目寥寥無幾。對北京當局來說,另一個刺激經濟的辦法是向家庭提供更多補貼或稅收減免,但對高層官員來說,這種側重消費的辦法帶有西方政策的味道,屬於一種浪費。隨著中國面臨的經濟挑戰越來越多,刺激經濟的選擇越來越少,未來幾年中國經濟增長注定比現在還要疲軟得多。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