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動車有爭議案例頻發:故障、自燃、漏電

發表:2024-05-16 20:03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看中國2024年5月16日訊】中國電動車近來發生多起有爭議事件,如疑似剎車系統故障、自燃和漏電等。雖然使用者和車商各執一詞,但已對中國電動車的形象造成傷害。有專家解析,若產品有缺陷,將是普遍性的,不會是單獨的個案。

中國科技大廠華為和賽力斯車廠共同開發的電動休旅車「問界M7 Plus」,上月底發生一起在山西高速公路追撞事件,造成三人死亡意外。起火的M7 Plus卡在大車下,車門鎖死打不開,家屬歸咎自動緊急剎車系統故障未啟動,加上撞車之後,安全氣囊沒打開,車門也沒有自動解鎖,阻礙救援。

問界汽車公司(Aito)則在中國社交平臺微博聲明,車輛數據顯示事故發生時,時速115公里,安全氣囊正常展開,電池組讀數正常。中國當局則在調查3名乘客沒有逃出火燒車的原因。

另一款中國電動車比亞迪,則傳出在河北、廣東等地發生自燃、引爆火災的事件。去年一個月內比亞迪就有4家門店被燒。有網民揶揄「新能燃汽車」、「工業垃圾被吹成神」、「總比到消費者手裡再發生好」、「以後消防得多招人了,解決了就業」、「買特斯拉吧,有事全國媒體幫你發聲,國內車你就準備只得你一人苦哈哈申訴」。

比亞迪消費者稱開車途中「車跑電」差點喪命

此外,一名自稱為「我是阿瑤」的網民,5月13日在社交媒體連發多條關於父親住院、事發當時車內監控的視頻,表示比亞迪漏電差點要了父親的命。視頻可見車主先是說「不對勁」,再跟乘客說「跑電了」,隨後靠邊停車,乘客下車,車主解開安全帶打開車門呼喊「救命」、「我這車跑電了」。

她指出,51歲的父親駕駛剛買不到一個月的比亞迪新車,在載客路途中發生漏電,父親被送往醫院後,診斷為腦幹出血、吸入性肺炎、電擊傷,住進重症監護室(ICU)。她還公布醫院診斷證明父親的確遭到電擊傷。

比亞迪5月14日回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稱:「關於‘觸電’傳言,我們從行車記錄儀視頻可以看到,副駕駛乘客未出現異常情況,車主也可以解開安全帶移動,加上車輛有電位均衡的安全設計,漏電監測也沒有出現異常。因此初步排除車輛漏電導致車主病發,不排除車主突發腦溢血導致手腳麻木,誤以為觸電的可能。」

臺灣整合醫學科姜冠宇醫師接受自由亞洲電臺採訪認為,家屬說法比較合理,發生腦溢血,症狀應是全身癱軟無力,不是全身麻木。

姜冠宇分析:「開車途中發生腦溢血、手腳麻木、僵直,比較不合理。比較合理的順序應該是先有觸電的狀況,導致手腳麻木。因為被電到就不能動,手腳麻木情況下,出車禍出現意外受到撞擊,這人完全昏迷之後,就有吸入性肺炎、腦部受衝擊導致腦溢血,這才是一個完整常見、符合邏輯的生理的順序。」

車主家人與比亞迪各執一詞,需待相關部門鑑定結果後公布。臺灣大學電機學系教授林宗男接受自由亞洲電臺採訪指出,像這種爭議,除非當下有相關的鑒識報告、漏電觸電的證據,否則易流於各說各話。

專家:中國消費者維權意識強大若產品缺陷不會是個案

臺灣的汽車媒體人曾彥豪接受自由亞洲電臺採訪表示,任何產品一定會有一些意外產生,現在基本防護應該做的蠻強的,特別在中國大陸,電動車已是非常普及的商品。

曾彥豪研判:「如果真涉及有缺陷,應該不會只有個案,應該是一個普遍性的現象。尤其在對岸,消費者維權意識是非常強的,如果商品真的有問題,一定會掀起波濤巨浪,不會是只有一個個案。」

至於自燃的問題,林宗男說,不論那個廠牌的電動車,電池畢竟是儲存高密度能量,當它的品質、防護措施有瑕疵,確實會發生自燃,手機或行動充電器,也有自燃的案例。

曾彥豪也說,以純電車搭載的電池來看,起火是它本身就會有的化學現象,至於為何起火,原因可能很多。曾有報告指出,油車起火比例更高,只是外界不把油車起火當新鮮事報導。

未來汽車智能時尚設計存有安全隱患

至於「問界M7 Plus」起火事件被指車門無法打開,曾彥豪提到,現在很多車子設計沒有實體按鍵開關,不是傳統直覺性的操作邏輯。以特拉斯為例,門把設計為隱藏性開關,必須在特定位置才找得到按鍵。緊急狀況下,萬一電動開關無法開啟,要即時找到物理開關,是非常困難的事,這是設計潮流上比較大的安全隱患。

曾彥豪說:「包含很多西方設計的車,現在物理按件愈來愈少,操作邏輯要習慣它。中國大陸設計的車很多用語音控制,緊急狀況下到底能否控制,比如有幾款車子連天窗都沒有實體開關,必須使用語音或進入螢幕去作控制,可能導致緊急狀況下會有些問題。但車廠推出新車,如果沒有一些革命性的東西,跟上潮流,很難作銷售。」

臺灣的科技專欄作家林修民接受自由亞洲電臺採訪提到,不管油車、電動,車子使用電子裝備愈來愈多是趨勢,有人稱「電子花車」。他觀察,中國銷售員的話術,有時較為誇張,過度渲染自動駕駛、無人駕駛,強調功能多先進、多智慧,一些實際操作該注意安全的警語,和安全駕駛的方式,則沒有清楚提醒,造成消費者和賣方之間資訊不對等,最終發現車商在銷售時和消費者所講的,與出事時到法院講的不一樣。

林修民還表示,中國電動車製造不像德國、日本累積長久的經驗,在可靠度、安全性方面或仍有差距。

版權所有 © 2006, RFA。 經自由亞洲電臺Radio Free Asia, 2025 M St. NW, Suite 300, Washington DC 20036 許可進行再版。

責任編輯:辛荷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