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限350字。

排序
分頁:
  • 1樓
    世人不得真道,皆为色身所迷,有欲念,不能清静。
    1217431286000 5
  • 2樓
    真有意义!
    1217512709000 5
  • 3樓
    为啥总说色欲迷人,但偏偏回避不谈享受色欲的过程的满足、享受,以及后来留下的回味和记忆。难道色欲空的一无所有,不值得任何向往和追求???
    1217566296000 5
  • 4樓
    欲望是人自身感官的功能带来的。如眼能看,就会想要;耳听好听的,不听不顺耳的;鼻子闻道,就想吃,体肤刺激的,就抑制不了冲动,等等。五官成为我们起心动念的起因。而人很少有不为其所动的,心动了人就有想法,欲望,进而有言行,就要想尽办法去满足,就有私心,而私心是一切轮回不得真理的起源。譬如,人有稻谷,大豆,青菜,但还要吃肉,那就会去杀生。而有了合适的房子,还想要攀比,要更大的房子。有了适当的收入还想要更多更多。这就是贪嗔痴。有了这个贪嗔痴,在欲望的驱使下,就会犯《杀,盗,淫,妄,酒》,这就是在累计自己的业力,也就是污染自己的灵魂。
    人生是来享受的吗?当你造了业力,就会去轮回,去另一个生命中洗清灵魂的业力。那就不是享受了。这里还要提一下,我们的灵性,是从很高的生命界下来的。如果在这个人生的过程中,不能明白生命的来源和意义,我们叫《以假当真》,就不能摒弃欲望,从而在红尘中越陷越深,那灵性在肉体死亡后,就不能回天,不能回真家,从而流落生死。有谁的生命中没有苦?至少有生老病死生离死别苦吧!有欲望苦吧!
    享受的满足是暂时的,而轮回之苦是永无止尽的。如果为了一时的享受而受漫长的苦,值得吗?
    老子在《清静经》中说:《夫人心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有了妄心最后导致
    《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 真道。》孔子在《大学》中也说:《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进道亦。》
    修道是借假修真,修道是修心,就是清心寡欲。明白人生不过是暂时的,永生不在人间,不为妄心所牵,不造业。修行也不是为了自己,因为那还是私心。修行是你从那里来的,还回那里去。有私心是回不去的。
    希望我们诸位都能回天堂,而不是去下地狱,去轮回啊。
    1217728649000 5
  • 5樓
    另外,清心寡欲,不是说什麼都不看不想。而是說人要知足,不为欲望所牵引,适可而止,看了也不起念。世上常人对事物和金钱的欲望通常是无止尽的,所以我們時時要提醒自己要知足。在沒有功力的開始,最好是不該看的,不該聽的,不去看,不去聽。
    1217731221000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