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限350字。

排序
分頁:
  • 1樓
    胡錦濤的權力已經減退了。
    太子黨的實力大增。
    太子黨想斷臂求生。溫不過是保命派的一員而已。
    1279800591000 1
  • 2樓
    1279808402000 1
  • 3樓
    演得好才是好结局。
    1279819620000 1
  • 4樓
    呵呵,令人振奋!人向所向呀,我也是这样看滴
    1279819843000 1
  • 5樓
    未必,这条钢丝绳并不好走,掉下去就是万丈深渊,除非温的运气太好、难以让人相信的好。不好拿温与周总理比,政治信仰是没有办法的事,周总理那一代人,无论是共党还是国民党都有自己的信仰,并且十分的坚定与狂热,到了可以为之献身、拼命的地步。因此,金钱在他们眼里很渺小、乃至排名在爱情之下;不象今天的人们惟有对钞票顶礼膜拜,而独缺信仰,导致精神空虚,出现百万、千万乃至亿万富翁也有因抑郁而自杀者。至于后人对周总理在中共政体中所扮演角色的质疑或批评,只能说他老人家不可能跳到舞台外面表演,既历史的局限性。每一位古今中外的政治家都有他所处时代的历史局限性,从而约束了他的思想、才华与行为艺术。今天温可以大讲“普世价值观”,迎合民意与潮流,同时也受到来自保守势力或原教旨主义者们的猛烈攻击与批判,看似温巍然不动、我行我素,实则是时代的使然。其一,专制政权到了这一代人,谁也不是凭借声名显赫的开疆辟土之功劳荣登首脑,服人的地方不多,履历也差不多,无资格、能力和威望象毛一样随心所欲地发起路线斗争,击倒对手或同床异梦之同僚。其二自苏东波共党自我否定以来,中共势单力孤,面对国内外日益复杂、困难、多变的政经局面,应付、维稳已感力不从心,再无精力折腾人事斗争,你愿意喊什么就喊什么吧,反正我不同意你也没辙。还有一点很重要,对于温来说也许是双刃剑——经济牌坊,眼下看还没有什么人能够望其项背,取而代之;然而,严重的经济下滑所导致的社会动荡则可能会要了温的老命,至少会被社会各阶层、体制内的各种势力联合围剿。在周总理那个时代,世界两大阵营泾渭分明、意识形态你死我活,各有世界人口近半数的支持者,从周总理口中发出赞成“普世价值观”的声音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况且,他的确是无产阶级革命家,身前无子、身后无钱,十几岁在南开就寻求真理了吗,怎么不是无产阶级革命家呢?与现在的这些人有本质的区别。说周总理是政坛不倒翁不假,但是听起来带有贬义,仿佛是讲,别人倒了他也应该倒下,或可以倒下,倒下也正常等,没倒下是出于他的圆滑世故,不讲原则,只求明哲保身。不敢苟同,在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前提下,周总理的个人人品与修养在中共内堪称高尚乃至完美。这么说吧,时下的贪腐、堕落、尔愚我诈在他眼中很低级、很腐朽,正是他早年投身革命立志要消灭的对象。他的资力、经历在中共内部使人望尘莫及,尤其在军队中有着广泛的人脉,用江湖的称呼就是大哥。中共的军队严格讲早期由两部分组成,既秋收起义毛所领导的农民派和由黄埔军校士官生或旧军人组成的职业军人派,周总理是后者的实际统帅,并曾经得到第三国际的认可。在一个专制政体中,谁动这样的人物都要思量思量兵变的问题。周总理的个人人品以及他在国共两党中都得到的尊敬在中共内找不出第二人。因此,“四人帮”小人想反他(不管是否存在什么人的授意),蚍蜉撼树谈何易,最终是虎头蛇尾。如果非要用经济学中的术语来比喻温与周总理,周总理应该属于投资类型,尽管不准确,在下宁愿还是用“献身”。拿革命当投资,目的不够纯,投资的目的是要赢利的,能说周总理是讲“利”的人吗?何况,这种投资风险太大了,不是股票亏损的跳楼自杀,而是被杀头,身后还要背上“匪”的罪名,被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享尽人格侮辱。
    1280013322000 1
  • 6樓
    LS可独立成文了,顶下。
    128014859300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