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矿山事故频繁的真正原因

作者:章萧真 发表:2001-08-22 05:13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中共“国务院”鉴于近期大陆国有和乡镇办的矿井设备落后,仅今年上半年煤矿发生的事故,就有1,279宗,有2,710人死亡,于今年6月3日,专门发布了《关于关闭国有煤矿办小井和乡镇矿停产整顿的紧急通知》。通知下发后,各地上报全国矿井停产已有30,000处;可是一些地方的小矿井刚刚关闭,又死灰复燃;有的根本就不听命令,没有停产,而是继续采掘。结果仅7月份7个月内,已经发现的又有5个矿发生重大事故,造成惨重伤亡。其中:

◆7月1日吉林白山市矿井发生冒顶漏水事故,死亡21人。
◆7月10日,云南武定县近城镇木果旬村尾矿坝突然坍塌,在泥浆中已发现4具尸体,2人下落不明。
◆7月22日,江苏徐州贾汪区岗子村5号副井,发生瓦斯爆炸,使100多人被困井内,已有92人死亡。
◆7月26日,广西南丹县大厂镇拉甲坡锡矿发生矿井特大透水事故,200多名矿工被困,至今生死不明。
◆7月30日江西乐平市塔前镇山下村的村民,在石矿厂搬运已开采的石灰时,发生山体坍塌事故,有37人被活埋。目前已挖出15具尸体,有13人下落不明,只有9人生还。

最恶劣的是,广西南丹发生特大事故后,矿主和地方当局对传媒的记者前往采访故意刁难,妄图封锁消息。至于其它地方瞒报事故的更屡见不鲜,使中共高层十分头痛和震怒;但对如何制止事故继续发生,矿井停产后采矿的民工生活问题如何解决?至今并无良策。

为什么“国务院”发出了关闭和停产的紧急通知,许多地方却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把民工的生命安危当儿戏呢?

北京清华大学社会系教授李强认为:明显的原因就是地方当局在地方的保护主义。因为,矿业是地方主要财源,特别是众到了村、乡,显得特别突出,它靠这个东西活着。

其实,问题比这位社会系教授的看法复杂得多。

大陆广大农村由于农产品价格低,加上近几年天灾不断发生,苛捐税多如牛毛,农民生活依然困苦。为了生活,为了缴纳沈重的赋税,许多有矿藏的地方的村民,只好用土办法挖矿,作为谋生致富之道。7月22日发生瓦斯大爆炸以致死亡惨重的徐州市贾汪区岗子村的村民,就是因为要缴纳沈重的赋税,和达到上级提出的“小康水平”,才被迫冒险挖煤的。

岗子村的村民平均每人的土地面积只有2、3分,还达不到国家规定的人均4分田的口粮田标准。许多人家全年收入仅有6、7百元人民币,连温饱问题也解决不了。可是,这个村在上级的催压之下,只好虚报产量和收入,说人均全年收入已达到2,000元人民币以上的“小康水平”。于是,这个村的村民只好和区里其它村庄那样,纷纷办起设备十分简陋和没有安全设施的小煤窑,靠挖煤来维持生计,和每月要缴纳25,000元人民币这一沈重的赋税。而徐州市和贾汪区当局也把村民办的小煤窑作为生财的摇钱树,不但不去制止村民冒险下井挖煤,反而摆起官架子,每月都向村民催交赋税。

岗子村的小煤窑是与外界不通风的死井,井深275米,共有12个工作面。由于通风差,井下温度很高,平时就是站在井里也浑身冒汗,呼吸困难,同时,地面干燥,井里充满瓦斯。村民明知在这样的矿井采煤危险性很大,挖煤比种田辛苦得多;可是生活迫人,他们只好下井生产。本来按照国家规定,妇女是不准下井挖矿的。但这个村下井挖煤的妇女竟占了矿工的一半。事故发生当天,承包这个矿的矿主,为了剥离矿内的煤层以便开采,竟然违反操作规程,命令爆炸工用明火放炮引爆炸药。由于井内充满瓦斯,火刚点着,瓦斯便发生猛烈爆炸,井内碎矿横飞,浓烟密布,顿时造成92人死亡的惨剧。

我国不是有一篇传颂至今的古文叫做《苛政猛于虎》吗?这篇古文说的是:人们明知山上有吃人的老虎,但在暴政的压迫下,人们宁愿冒着被老虎咬死的危险还是上山。小矿井的设备很差,下井挖矿是要冒着生命危险的。但人们为了谋生和缴纳沈重的赋税,宁可冒险也要下井挖矿。此无他,苛政猛于虎也!

民主论坛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