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警首长坚持指责廉署恰当 再掀波澜

发表:2002-05-26 06:52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港警方和廉政公署的冲突又有新进展。警务处处长曾荫培周五在香港立法会保安事务委员会的特别会议上,称警方较早前发布声明指责廉署发布资料过于详细的做法没有错,并在立法会承认警方发表的声明由他决定发出,并参与了声明的草拟。

BBC中文网5月25日报导,曾荫培指出廉政公署在发布新闻稿前向警方高层提供的资料,并不足以支持其在新闻稿中对警方高级警务人员的指控。

廉政专员黎年则在立法会上显得低调得多,只是指廉署执法不偏不倚,拘捕行动都有充份合理的理由才会执行。

新闻稿指引

曾荫培提出将会请求律政司研究制定今后发布新闻稿的标准及指引。曾荫培的要求也获得保安局局长叶刘淑仪的支持,叶刘淑仪在周六(5月25日)会见传媒,指政府不同部门之间有不同的见解并不奇怪,是健康的现象。

叶刘淑仪指将会和律政司研究发布新闻稿的准则,希望能够既给予公众知情权,又避免因新闻稿发布的内容而影响政府一些部门的声誉及形像。

叶刘淑仪同时强调支持廉政公署的行动,并认为事件不会影响警廉双方的合作关系。

但曾荫培在立法会上为警方指责廉政公署发表的声明做出的辩解并没有得到立法会议员的支持,立法会一众议员大都认为警方不应该使用公众媒体来解决双方的意见不同。

议员失望

保安事务委员会主席立法会议员涂谨申表示对警方的回应感到失望,并指将会向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提出意见,要求董建华介入。

有香港传媒指立法会议员对警务处处长曾荫培在立法会上仍然对廉署不满感到诧异,因为上周警廉互相发表声明指责对方的事件发生以后,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已经分别和警廉两个部门的首长取得联系,使人以为事件已经在董建华的介入下取得解决,没想到在立法会上警务处处长曾荫培依然持强硬的态度。

来自法律界的立法会议员吴霭仪称想不到曾荫培和廉政公署的首长黎年还是关系僵硬。

有香港传媒引述学者的评论,指事件反应了特区行政长官未能很好地驾驭政府部门,并指出事件将不可避免地打击公众对特区政府的信心,政府一众高官纷纷向传媒表示事件不会影响两个执法部门的关系并不能解决市民对事件的关注。

广泛报道

警廉之间的冲突引起香港传媒的普遍关注,周五及周六电子及报章媒体都以显著的篇幅报道立法会上的警廉冲突。

《苹果日报》指曾荫培认为其作为警队的首长有责任维护警方的名誉,但通过公开发表声明指责廉署及在立法会上态度强硬只会令市民感到警方高层为警队护短,同时使人感到警方并没有把行政长官放在眼里。

《东方日报》发表的社论指警廉冲突影响香港的声誉,并指曾荫培在立法会的言论带有情绪。

《明报》的社论则指曾荫培在对下属讲义气的同时没有能够沉住气,社论呼吁曾应该虚心接纳立法会的批评,不满情绪应该通过适当的途径表达寻求解决。

《星岛日报》的报道则推曾荫培表示支持,认为警方发表的声明有一定依据应该让市民讨论,香港应该有言论的自由,社论还认为立法会议员不应对警务处处长严词谩骂。

香港警廉双方的冲突源于警方上周高调发表公开声明,指责廉政公署过于详细地公开一名被捕警方高层警官的案情资料,事后廉政公署也发表声明回应警方的指责。

事件引起香港公众、传媒及各界的广泛关注,担心警廉两个政府的主要执法部门之间的冲突使特区政府失去公信力。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