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揭密:当年因报道杨钰莹“相夫教子”遭灭顶之灾

发表:2002-09-05 00:07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说早在1998年,一位记者曾因报道杨钰莹“相夫教子”遭灭顶之灾。文章回忆说,1998年2月15日到18日(我新闻从业史上最耻辱的4天),当时我还在《成都商报》文化新闻部做娱乐记者,因采写了一篇《杨钰莹诀别歌坛相夫教子》的报道而遭受“灭顶之灾”。

采访是在2月15日中午进行的,当天成稿,当天发稿,2月16日见报。从见报当天下午开始,直到17日深夜我在《成都商报》副总编辑陈舒平(现为总编辑)的办公室和远在香港的杨钰莹通完电话,这期间,来自广东、四川的说客以及有关当事人的威胁,将我彻底丢进了深渊并遭受了“灭顶之灾”。1998年2月18日,《成都商报》迫于各种压力及保护自己的记者,由文化新闻部出面,为《杨钰莹诀别歌坛相夫教子》这篇报道在报上公开向杨钰莹和读者道歉。

事情已经过去了5个年头,本不愿再提起,但随着杨钰莹的复出和另一位当事人赖文峰尘埃落定,我想,如果不把当初的这件事说清楚,如果不把来龙去脉理顺,我冤是小事,被蒙在鼓里的读者才是真正的受害者。

前年,我来到了海南,成了《海南日报》旗下《南国都市报》的一名娱乐记者。岛上充满希望的蓝色氛围给了我回头看看的勇气,不管杨钰莹是炒作还是其它,我想,说出来并写出来都是为了恢复曾被破坏的原则。

1998年2月15日,初春的成都,乍暖还寒。一大早我蹬着自行车往报社赶,因为今天要采访杨钰莹,我必须提前做好采访提纲。在那段日子里,我是每天最早到报社的记者,因为报社特殊的用人机制,我不敢有丝毫怠慢。

下午3点多钟,我采访了刚从香港回到广州的杨钰莹,我们之间聊得还算比较投机。晚上,稿件上版,第二天,《杨钰莹诀别歌坛相夫教子》的报道见报。新闻中心曾茜和朱玲通过传真机,把这篇报道传到了全国几十家报社(互联网在当时还不发达,《成都商报》和全国兄弟报纸的稿件往来靠的都是一台传真机)。

2月14日,我接到广东一位音乐人打来的电话,他曝出一个在当时来说非常具有爆炸性的新闻:杨钰莹已正式宣布推出歌坛!他对我说,可以把详细情况告诉我,只是希望不要把他的名字披露出来(危机就此埋下)。我对他说,你尽管说,我会遵守我的承诺,不把你的名字披露出去。直到今天,我都在信守着我的承诺。

实际上,这位音乐人向我披露了很多杨钰莹从1997年夏天到1998年春天的事情。比如,杨钰莹是怎么嫁给厦门的一位房地产商人的,是如何和这位商人在香港定居的,又比如,这位商人是厦门一位很有影响的人物的侄儿,名字叫赖闻风等等。当时,这位音乐人不知道赖文峰的名字到底是哪两个字,他说可能是“闻风”二字,他还顺口说出了“闻风而动”这个词来为他的猜测佐证。但基于慎重考虑,我在最后的稿件里还是把赖隐去了。

在采访杨钰莹的整个过程中,我丝毫没有提到“赖闻风”三个字,因为在当时,我们做的娱乐新闻远不如现在这么“八卦”。

下午,我正在外面采访,文化新闻部的责编郑晔打电话给我,要我以最快的速度赶回报社。一路上我都在猜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有这么着急吗?见到郑晔才知道,出大事了!《杨钰莹诀别歌坛相夫教子》一文被曾茜他们传到《羊城晚报》后,该报记者肖执樱找到了正在广州的杨钰莹,希望杨钰莹进一步就这篇报道接受他的采访。杨钰莹当着肖执樱的面否认了曾接受过我的采访。随后,杨钰莹将这篇报道的内容告诉了她的姐姐、当时在广东省高等法院工作的杨岗X。

当天下午3点,肖执樱把电话打到《成都商报》文化新闻部,得知我不在,他直接和郑晔通了电话。深夜时分,肖执樱打通了我的手机,希望我告诉他消息的来源,我只对他说,是一位不认识的人打电话告诉我的,但电话是从广州一家有名的唱片公司录音棚里打过来的。

肖执樱很执着地请求我,告诉他消息的来源,我坚决地拒绝了,但我透露了采访杨钰莹的经过。但杨钰莹和她的姐姐杨岗X已经死死地盯住了我。姐妹俩一直对外宣称,我没有采访过杨钰莹,报道完全失实。肖执樱也很快在《羊城晚报》披露了他采访杨钰莹姐妹俩的消息。

一时间,我成了一个假新闻的杜撰者。我非常后悔,为什么当初不把“赖闻风”或“赖文峰”的名字给捅出来。郑晔代表报社领导找我谈话,希望我不要背包袱,并要求我尽快写一份详细的采访经过和消息的来源。同时,报社领导也在和杨钰莹的姐姐杨岗X交涉。

事情到了非常复杂的地步。杨岗X要求我和报社承认“报道失误,未向杨钰莹核实……”等。晚上9点,我被郑晔叫到副总编陈舒平的办公室,陈副总编再次询问了采访经过。他说,目前说什么都没有用了,我们的采访又没有录音,没有任何证据能够证明我们采访过杨钰莹,而且杨钰莹和她的姐姐坚持认为,我们的报道全部失实。我心里非常不服气,但我没有表现出来。

陈副总编告诉我,杨钰莹这个时候正在香港家中等待我们的处理结果。实际上,陈副总编在见我之前,报社的领导班子经过开会研究已作出了两项决定:第一,在报上向杨钰莹公开道歉;第二,由我马上打电话到香港,向杨钰莹亲自道歉。

接近夜里11点时,郑晔用陈副总编办公室的电话,拨通了杨钰莹香港家中的电话,她代表报社向杨钰莹道歉。我站在旁边很不自在,我们到底错在哪?干吗要道歉?

郑晔说完以后,我拿起了话筒,对着话筒,我说:“杨钰莹,我向你道歉!希望能等到你和你姐姐的原谅。”说完后我想马上挂断电话,郑晔示意我多说几句,陈副总编也希望我不要这么快就挂断电话。我又接着说了很多诸如“现在听不到你唱歌了真可惜”等等表示遗憾的话……

已过子夜,陈副总编目送我走出他的办公室,郑晔又把我送到电梯间。我真想哭!随后,我和《华西都市报》的朋友去了位于琴台路的廊桥酒廊。我对他们说起了这件事,希望他们明天先看我们的道歉启示。

我一夜未归。天一亮,我打的飞奔报社……白纸黑子、准确无误,我拿着当天的报纸,读到了两个非常刺眼的字:致歉!

具体内容如下:本版2月16日刊载的《杨钰莹诀别歌坛相夫教子》一文,因记者采访失误,未向杨钰莹本人核实,致使文章内容失实,特向杨钰莹及广大读者致歉。文化新闻部


南国都市报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