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道路拆迁扩建 武汉一居民楼后惊现碉堡

发表:2003-01-26 06:25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人民网武汉1月25日电昨日,一座表面长满青苔的坚实碉堡惊现武汉当地一家报社旁居民楼后。

汉口建设大道旁金惠公寓居民刘先生昨日凭栏远眺时,突然发现建设大道拓宽工程拆迁处露出一座三四米高,如天文台顶一般的圆顶庞然大物,仔细观察,竟是一座碉堡。

记者闻讯赶到现场,在金惠公寓门前拆迁房的残垣断壁间,赫然立着一座坚实的圆顶碉堡。碉堡的小半截埋在地下,露在外面的大半截约有三四米高,外径十米多,壁厚1米,内径8米多。碉堡的四面石壁上,均匀地排布着12个步枪射击孔和6个机枪射击孔。低头钻进碉堡,记者发现,里面是个有两层楼高的小洞天。碉堡圆心处竖着一根粗大的承重石柱,石柱边,有个铁梯。顺着梯子可以爬到顶部,顶上有个洞,人可以从那儿钻出去。

据附近花桥村民杨太婆介绍,这座碉堡修筑于1947年,是国民党白崇禧部队征集当地民工修建的,她的哥哥就应征参加碉堡的修筑。这里原是片开阔的菜地和坟地,与它同时修筑的还有几座小碉堡,遍布附近。碉堡上面的凿痕是1958年大炼钢铁时,人们试图取出壁内钢筋炼铁,可敲打了几天没有进展,便放弃了。后来,花桥村民建私房时,将小碉堡敲倒,这座大的仍无法撼动,只得留下。由于周围楼房遮住了碉堡,加之堡顶堆放了杂物,外人很难发现。

白崇禧部队为何修筑这些碉堡?记者就此采访了武汉大学近现代史学教授吴剑杰。据分析,1947年底,解放军由战略防守转入战略进攻,当时驻守在两湖两广一带的正是李宗仁、白崇禧的桂系部队。解放军攻势由东北而来,为了死守武汉,国民党必定要守好黄浦路、花桥、姑嫂树一带北大门。白崇禧布下这些坚固的碉堡,不料后来他们几乎没有正面交锋,便溃退而去。(杜若原程国政李红鹰)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