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青少年自杀,新方法引来争议

发表:2003-03-06 07:43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在美国有1% 的未成年人曾经企图自杀,其中有1%的人最终成功。根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报告,每一年,大约8%的十几岁的青少年企图自杀。从10岁到24岁的年龄段,自杀是导致美国青少年死亡的第三大原因,紧排在汽车事故和凶杀之后。在患有抑郁症的人群中,自杀的比率就更高得多。抑郁症是每年1,700自杀的美国青少年直接或者间接的“杀手”。患有抑郁症的美国青少年有75万之多,他们中有60-80% 没有得到诊断和治疗。

抑郁症如果能够及时加以诊断和治疗是可以治愈的,但是这里面大概最关键的问题是如何识别有问题的青少年。 对此位于美国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最近专门开展了一个新项目对青少年自杀问题进行“干预”--“哥伦比亚青少年筛查项目(Columbia Teen Screen Program)”。

如何“干预”问题青少年?

“我们的目标是希望通过筛查年轻人,识别那些(抑郁症)高风险的青少年,重点对其提供治疗和服务,而不去用打扰其他健康的人,” 该项目主任比尔.福利(英文名:Bill Foley)说。

戴维.沙弗(英文名:David Shaffer)是哥伦比亚大学儿童和青少年精神病学部门的主任,也是这个青少年“筛查”项目的开创者。这是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旨在通过在青少年中进行大规模的筛查,试验和面谈,确定那些为数不多、抑郁症最严重,最有可能自杀的孩子。这一项目同时与倡导精神健康的团体“积极行动起来促进青少年健康 (英文名:Positive Action for Teen Health,简称PATH)”合作,对“问题”青少年进行治疗和干预。

整个“干预”过程先包括四个步骤:得到家长的允许之后,青少年“筛查”项目对一个班上所有孩子进行一个简单的10到15分钟的问卷调查,问他们是否想到过自杀,或者曾经企图自杀,觉得抑郁或者酗酒、吸毒。问卷中的问题包括:“在过去的一个月里,你在多大程度上觉得不快乐或者悲哀?” 答案在代表程度不同的1到5之间选择。另一个问题是:你是否考虑过杀死自己?许多人回答“是”的人后来报告说,他们只是从来没有被问到过这样的问题。

通常有40%到50%的被访青少年进入到第二步筛查,第二步筛查是通过45分钟的计算机问卷测试来甄别出那些典型的、处于高危的青少年。

这样再有大约20-25% 接受计算机测试的人被选与精神病专家作个人访谈。这些专家可以区别出那些正处于紧张压力或家庭面临问题,比如父母离异的青少年,和那些有着更加严重的潜在心理疾病的青少年。

最后PATH会为那些被诊断出疾病的青少年提供咨询和治疗服务。

靠家长识别“问题”是一大误区

作为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宣传筛查项目的一部分,哥伦比亚大学和PATH去年12月在华盛顿、纽约、佛罗里达和俄亥俄州的家长中举办了一个关于青少年抑郁和自杀的调查。调查发现,虽然将近十分之九的家长确信他们自己能够看到孩子表现出“大病来临” 的预警信号,然而经过两年的调查,研究了120例青少年自杀案例之后,沙弗和他的同事们发现90%的家长没有及时看出自己的孩子患有精神疾病。

一半以上的孩子出现严重的征兆至少在两年以上,而这并不一定是说问题在于家长们对孩子的疏忽,而是青少年特有的性格特征。沙弗说:“青少年常忍受极大的痛苦,向家长们掩饰他们精神上的紧张。” 他的研究发现,自杀的危险症状包括情绪失常,这种情绪失常经常表现在抑郁;过去有过自杀企图;酗酒和吸毒。而家庭冲突,青少年与家人关系紧张并不是重要的因素。

迄今为止,美国全国有1万多名学生参与了这个项目;他们中10-15%的人已经得到了治疗。试验项目在66个社区进行,将要扩展到400多个社区。哥伦比亚大学提供免费的培训和教育软件,但是社区和学校需要提供人员和承诺至少筛查500个孩子。筛查已经发现了青少年中一长串的精神疾病,而这些往往被家长所忽视了,而且那些其他运行良好的项目也未对此加以警觉。在这些青少年患者中,不到三分之一的人有严重的抑郁,大约四分之一的人企图自杀,过去曾经有过自杀企图的人中只有一半的人得到过专业治疗。

几十年来,美国家长们和专业人士进行了不懈努力,发展了一套策略和不断升高的青少年自杀率作斗争。自从80年代以来,社区开设了自杀干预热线,高中开设了相关的教育课程。“这些无疑都是出于良好的目的,但是,”沙弗说,“实际的研究表明,这些做法被证明不仅仅是无效的,而且许多做法实际上还是有害的。”

全国精神健康研究院(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的研究也有同样的发现。在2000年的一份报告中写到,“许多项目是为了让自杀的对话更容易,以及鼓励处于抑郁中的年轻人寻求帮助。在项目的评估中,证明这些没有一个是有效的。实际上,一些项目无意识地产生了消极的影响,让处于高危险中的青年人更加抑郁,而更少去寻求帮助。通过描述自杀和它的危险因素,一些课程可能不自觉地起到了建议自杀的效果,对许多有一些自杀因素的年轻人来说,自杀是一种选择。把自杀‘正常化’了--这传达了一种相反的信息。”

该不该对青少年“筛查+治疗”?

但是,对青少年“筛查+治疗” 方法还是颇受争议。新泽西州立大学(英文名:Rutgers University)心理学教授、美国自杀学学会主席约翰.卡拉法特(英文名:John Kalafat)认为在学校中开展预防自杀的教育,确实在让有自杀危险的年轻人得到咨询或者治疗方面取得了成功。他认为筛查项目的缺点是,检查需要定期,充分有效地举行,仅仅一项研究记录不能说明它就比其他的项目要好。“筛查项目是一个好的项目,”他说,“但是为什么非得说这个做得好,而其他的都不好呢?”卡拉法特对一些预防自杀的教育项目做了研究和评估,他承认项目在质量上参差不齐,而且存在问题。但是他说没有证据清楚地表明筛查能比教育干预更有效的降低自杀率。“这是老生常谈了--我们公开谈论地越多,孩子越容易自杀。在是否应该在学校开展反吸毒和性教育的问题上,也存在着类似的争论。”

弗雷德.戴维斯(英文名:Fred Davis)是“家长防止青少年自杀组织(英文名:Parents Against Teen Suicide Inc.)” 的主席和项目执行主任。这个机构开展教育项目和主要在北卡罗莱纳州进行干预项目。他对“华盛顿邮报”说:“我们正战斗在防止青少年自杀的前线,我们的小组已经帮助了2000个潜在的有自杀倾向的青少年,只有一个人最终自杀身亡。你不能说,这项工作没有作用。”

筛查项目不仅面临着同行的怀疑,也面临着学校的怀疑和家长的抵制。为了争取学校系统对筛查项目的支持,项目组织者要说服学校当局那些未确诊的抑郁症和其他的心理状况可能“会妨碍他们的学习目标”。另外,仍然有许多家长抵制这个项目,不愿让他们的孩子接受这种关于个人问题的访问。家长通常得签署一个同意书允许他们的孩子接受测试,经常只有50-70%(有时还要低很多)的家长同意。有时PATH要以电影奖券作为鼓励给那些交回筛查问卷的人。还有家长们要求禁止测试。对此,PATH的全国主任和全国精神健康倡导团体(a national mental health advocacy group)前执行主任劳里·弗林(英文名:Laurie Flynn)说,“当家长们认识到这是在帮助他们的孩子,他们就会对此加以合作了。”

“教育+筛查”防止青少年自杀

尽管在如何预防和干预青少年自杀的问题上还存在争议,但是所有从事这项工作的人都有一个共识:青年人需要更多更好的关于精神健康,特别是关于抑郁症的教育。为了预防和干预青少年自杀,社会必须让那些“高危”孩子得到治疗--包括药物和心理治疗,以及家庭咨询,重新塑造他们的被破坏的思维模式。这包括帮助他们解决对他们造成巨大压力的社会和学习上的问题。当然“筛查”还可以帮助识别其他的非精神病症状,从吸毒、酗酒到饮食不调,所有这些都要求对青少年积极进行治疗和社会干预。这样,“教育+筛查”或许是一个好的解决办法。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关于筛查项目及青少年自杀干预项目的资料,请访问:
www.teenscreen.org
www.pathnow.org
www.kidshealth.org/teen/your_mind/mental_health/suicide.html
www.save.org
www.kidhealth.org

亦平,《华盛顿观察》周刊2003年第九期,2003-03-05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