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刊的春天即将来临?

发表:2003-08-02 05:51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被视为“有史以来最深入的”报业改革方案已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起草完毕,目前正报中宣部进行最后定夺。据最新一期《财经》杂志披露,该方案将首次明确外资或民营资本可投资传媒,但最多不能超过股份的百分之四十。专家估计,报业改革将令全国有近四千家期刊、近千份报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濒临倒闭。据称,报业改革方案已中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起草完毕,目前正报中共中央宣传部作最后定夺。


报道称,此次报业改革主要涉及两项重要内容:一是报业改革后中央级别的报章将仅保留《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以及《求是》杂志等三报一刊,除此之外的其他中央级报纸、杂志和各行业、各部委报刊,一律要与原主管单位脱耻,变成企业法人重新登记。而各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原则上将只保留一份省(市)委机关报,其他报刊一律要和政府部门脱离,纳入企业法人化管理。

二是明确外资或民营资本可投资传媒,但最多不能超过百分之四十。不过,有关主管部门内部对于具体的比例仍有争议,这也是该方案至今仍未正式出台的一个重要原因。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发行管理司的一位官员表示,国家机关今后一律不再主办报刊,一些人民团体主办的报纸,其主办单位可调整为学会、协会,其余的将一律与主管单位脱耻。而调整后的报刊职能也将发生变化,若主管单位是原刊物的资产所有者,将只负责社长、总编等报刊高层干部的管理,对报刊的具体操作不再干预,目的在于促使报刊面向市场。

南方日报引述权威人士称,若国家机关单位全资拥有刊物,以后将只负责社长、总编辑等高层的管理,对报刊的具体运作不再干预。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所长喻国明认为,报业将面临三种选择:引入外资,面对市场竞争、致力于本行业,做一份高质素的专业性刊物或等“死”。

他预期,届时可能会有八分一的报刊将保留机关报身份,剩下的报刊要独立营运。他说,独立营运的报刊“最终可能有一半会被市场淘汰。”去年全国共出版各类期刊九千零二十九份、报纸二千一百三十七份。按喻的估计,将有三千九百多份期刊以及九百三十多份报纸将被淘汰。就是说,中国报刊的寒冬即将来临。

中国一份杂志的负责人说:“就算要改革也不可能一步到位,拿党费订阅我们这个党刊是名正言顺的。”但湖南一份机关刊物的编辑却担忧地说:“这次感觉不会是一阵风吹过的改革了……一旦脱离政府主管和财政上的支持,真不知道能在市场的大浪中游多远。”

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所长喻国明表示,报刊从事业单位变成企业,实际上是确认了资本投资传媒的合法性。中共素来视传媒为“舆论机器”而严加控制,不让外资染指;而且传媒在中国属于事业单位,必须有主办机构,这使得大量以收购刊号进入传媒市场的资本实际上处于灰色地带。许多渴望进入传媒的业外资本被迫以“协办单位”的名目出现,即使与合作单位签署了投资协议,其股权的合法性也得不到法律的有效保障。二零零零年《中国汽车报》的投资方与主办方就曾因此对簿公堂,最后仍以投资方败诉告终。

尽管如此,由于传媒属中国尚未开放的少数几个垄断行业之一,仍有不少投资者冒险涉入禁区。早在一九九三年,《四川体育报》与成都国泰琴行签订“联合入股合资经营协议书”,将报社改为省体委与国泰琴行的合资企业。近年来,复星投资《21世纪经济报道》、山东三联集团投资《经济观察报》都早已是业内公开的秘密。

一些传统的中央级报章如《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等,虽然不在此次“钦定的保留”之列,但很可能会以人民团体的名义获得一些特殊的优待。喻国明认为,行业报是计划经济体制下条块分割的产物,过去依附在行政结构中,“只生不死”。报业改革开始后行业报将面临三种选择:要么引入外来资本,进入公开的报业市场,与市场化媒体竞争;要么就致力于在本行业做一本高质量的专业性刊物;要么就只能等“死”了。

分析人士称,中国传媒将彻底市场化,中共不再直接操控全国传媒。这次改革的重要性,绝不下于“打破大锅饭”、企业股份制等经济方面的改革。若这篇传媒改革经没被念歪,将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起步点。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各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只有军队和传媒的基本制度巍然不动,即使进行过改革,也是抓不痒处,绝未动摇其根本。

苹果日报分析文章认为,现在北京当局准备把传媒推向市场,无异于让传媒有了独立生存的能力,不再依靠中共之奶水供养,可说是真正的舆论监督的开始,也是官僚切切实实向老百姓负责的开始。在市场大潮下,那些不能适应读者要求,那些只反映官意、不代表民意的传媒,迟早要被淘汰。可以预见,这次传媒改革建议落实后,舆论监督的力度将空前提高,各级干部再不能像过去那样赤裸裸的箝制舆论,打击不听话的传媒机构。

在这种情况下,贪官污吏肯定有所收敛,大官小吏欺压百姓、鱼肉弱小的情况也会有所改革,这比一千份“加强舆论监督”的红头文件、一千次反腐倡廉的党内座谈会还管用。因此,有了独立运作的媒体后,政府施政的问责性、透明度自然提高,而落伍的政治制度自然成为众矢之的,要求政治改革的呼声将日益高涨。有了独立的舆论,政治改革才有了水到渠成的可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