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是我休息的地方-访王丹

发表:2003-08-08 15:39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七月,台北夏日正午,阳光亮晃晃让人睁不开眼。推开餐厅大门,冷气扑面而来,王丹已闲闲在座。
 “你真准时呵!”

 “哪啊?我从不准时,我都是早到。”王丹幽默地说。一口北京腔,到哪都让人立刻认出来自彼岸。

 仍是熟悉的小平头,敞开的领口细黑皮绳坠着不规则的星状银饰,右手腕上一只古朴银镯,俊秀的脸庞上大眼依旧清清亮亮,只是明显比上次来台清瘦许多。

 “怎么瘦了?”

 “不吃晚餐啊!已经坚持了好几个月,真饿了,就吃个白水煮鸡蛋,或是蔬菜水果。告诉你,特有效!”他不无得意地说。

 这个在六四民运中名列中共通缉令榜首,前后入狱两次,蹲了六年苦窑的民主斗士,卸下冷硬的政治盔甲后,爱玩、爱笑、爱打扮、注重身材,开朗活泼一如邻家男孩。

 王丹是应台北市文化局的邀请,担任驻市作家,前后五十天。这是他第七度来台,也是最高兴的一次。

 “过去,不论哈佛校友会、中研院……邀请我,都和我六四民运的身分有关,只有这趟,我完全是以作家身分前来,希望能多领略一些台湾的文化。”

 主办单位替他安排了叁场座谈,一场与台北艺术大学校长邱坤良对谈“台北与北京”,一场与台北市文化局长廖咸浩对谈“诗与城市”,还有一场则是与名嘴饕家韩良露、陈鸿谈饮食。王丹毫不讳言他对第叁场的期待。

 “我对吃最有兴趣了,也喜欢吃,韩良露写美食的书我都读过,《阿鸿上菜》这个节目我也很喜欢看,谈起来一定有趣。”走过不少地方的王丹,认为还是中国菜最好吃。

 这回虽是以作家身分前来,王丹仍不能完全摆脱政治。七月十五日,他应民进党中常会的邀请,发表“从今日香港政府看中国的民主文化”演讲。有人怪他,“台湾最大的缺点就是太泛政治化了,什么都扯上政治。如果国民党请我演讲,我也会去。”他摇摇头,一副无奈的样子。

 除了叁场对谈,王丹在台湾还有不少朋友情商帮忙的公开活动,他自嘲地说:“我觉得自己真像变色龙,昨天西装领带与陈水扁总统见面,今天T恤、球鞋到博客来网站跟一票网路世代谈阅读!”

 目前就读哈佛历史研究所博士班的王丹,功课非常忙碌,他用“规律”形容在波士顿的生活:“每天读多少书、写多少字、跑多少步,一星期上几次健身房……全都有规定。”这是他在狱中怕自己颓废丧志刻意养成的自律习惯。即使是来台担任驻市作家,行李中也带着教授指定的参考书,一有空就看。每月北美、香港、台湾报刊的五、六个专栏,他也定时撰写,维持不脱稿的纪录。

 几年间七度来台,王丹的说法是:“大陆不准我回去,香港、澳门回归后,也去不成了,华人世界我唯一能去的地方只剩下台湾。在这里,我可以尽情讲中国话,吃中国菜,用中国人的思维想事情。混在一大群黄面孔的人中间,让我感到彻底放松,台湾是我一个很重要的休息的地方。”

 台湾更让王丹窝心的是朋友。“每回来台湾,都受到朋友热情的招待,让我感到非常温暖。这星期六,张维中、孙梓评要带我去花莲看阿美族的丰年祭,我还没有见过台湾的原住民呢,肯定好玩!”他已经有点迫不及待了。

 王丹在台湾出版了诗集《我在寒冷中独行》、《我与深夜一起清醒》、散文集《我异乡人的身分逐渐清晰》,最新的散文集《在梵谷的星空下沉思》也趁他来台之便,举行了新书发表会,但是在台湾提起王丹,大多数人的认知仍是“六四民运领袖”。

 “六四事件不是我生命中唯一的符号。”王丹无奈地说。

 在哈佛苦读五年,今年九月,王丹即将参加博士班口试,若通过,未来只要撰写论文了。

 “我希望生命中的下一个符号是‘公共知识人’,能够对各种社会议题提供意见。”王丹这么期许自己。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