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发现构造奇特的地宫 埋藏有大批石刻佛像

发表:2003-08-09 06:25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8月7日,济南市考古研究所考古人员在县西巷道路拓宽工程工地发掘出一座埋藏有大批石刻佛教造像的“地宫”。


  该地宫东西宽3.7米、南北长4.3米、深0.8米,目前己发现佛、观音、菩萨、供养人像等石刻和泥塑近50尊,其中个别造像表面涂有彩绘和描金,十分难得。从造像风格及铭文观察,这批佛教造像主要有北齐和唐代等几个时期的作品,其中以唐代的弥勒佛数量最多。


  新华社记者 吴增祥摄


  济南发现构造奇特的罕见佛教地宫 埋藏大批石刻


  新华网济南8月7日电(记者 孙浩)济南市考古研究所8月7日宣布,一座埋藏有大批石刻佛教造像的“地宫”已经在济南破土而出,这座地宫的奇特构造在全国尚属首次发现。


  据负责这次考古发掘的济南市文物局副局长崔大庸博士介绍,这座地宫形状基本呈正方形,南侧有出入口,东西宽3.7米,南北长4.3米,深0.8米。坑中央有一方特意用三和土夯筑而成的“坛”,坑的东北角和西北角分别放置一件陶钵,这在全国已发现的佛教造像埋藏坑,包括各个时期的地宫中尚属首次发现。


  所发现的佛像被有规律地排列在坑的四周,目前共发现佛、菩萨、观音、供养人像等石刻和泥塑近50尊,其中个别造像表面涂有彩绘和描金,十分难得。从造像风格及铭文观察,这批佛教造像主要有北齐和唐代几个时期的作品,其中以唐代的弥勒佛数量最多。最值得一提的是,在坑的西南角发现了一尊雕刻精美的菩萨头像。


  据考古专家介绍,经初步观察,这批造像的特点与1996年青州龙兴寺遗址发现的造像有不少相同之处。这说明青州风格的造像,向西已经影响到齐州(济南)地区。但这些造像也有许多地方与青州风格相比有不同之处,这也许反映了济南地区北朝到唐代时期佛教造像的特点。另外,这批造像的发现再次证明,其附近即为人们所一直关注的开元寺遗址所在地。


  这次发掘是为了配合济南市县西巷道路拓宽工程进行的抢救性考古发掘。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