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村封“小康” 家家无电视

发表:2003-08-23 02:29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明报消息, 云南一个村庄因为官员虚报浮夸而荣获“小康村”的称号,但实际上却是不通路、不通水、不通电话、不通电视。贫困的村民不甘受辱,一次又一次上访陈情,要求摘下头上这顶“小康帽”,却遭官员训斥为“简直是开政治玩笑”。

这个叫“筲箕凹”的小康村,隶属云南省安宁市县街乡,坐落在一个狭窄的山谷里。记者调查报道指出,该村只有一条仅容得下一辆汽车通行的土路,还是去年才修建的。很多村民反映,只要天阴下雨,这条路根本走不了。

水源肮脏村民多病

筲箕凹村村委会主任樊兴义说,现在村里根本没有干净的水源,那里出水就在那里挑来喝,那种水全是从撒过化肥、农药的田里冒出来的,所以差不多都有毒。因为长期喝这样的水,村里得肠道病的人相当多。

村民王福保家里整个房间空空荡荡,没见到小康村村民家里应该有的电视、雪柜。他说,大概有三分之二的村民和自己的情□差不多。新华社调查指出,该村每年人均收入约 1000元人民币,这个数字甚至还不如一些贫困村。

那么,“小康帽”是怎么戴上的呢?原来, 1993年前当局引进了一批北京水蜜桃在筲箕凹村栽种, 95年正是旺季,当时水果好卖,所以筲箕凹村的人均收入在那两年中有 1500元左右,县街乡官员明知诸如通路、通食水、通电视、通电话等标准均未达到,但仍然向上级申报了“小康村”,安宁市没有经过认真核查就通过了。

要求接济反遭奚落

戴着“小康村”的帽子,筲箕凹村的村民不觉光荣,反感羞愧,村民觉得走到哪里都会遭人白眼、被人讥讽。村委会主任樊兴义感慨地说,有一次村里的电线断了,没有钱修复,去找市内扶贫办公室请求帮助,谁知被狠狠地奚落了一通,“你们不是小康村吗?来找扶贫办干什么?”

村民开始一次又一次地上访,要求取消头上这顶“小康帽”。不过,这顶帽子要摘下来却是千难万难。有官员甚至训斥村民:报纸上只有“甩掉贫困帽子”的说法,从没听说受了“小康村”称号还要求摘帽的,简直是开政治玩笑。

6指标衡量小康

国家统计局和农业部于 1996年 3月共同制定下发“全国农村小康生活水准的基本标准”,定出收入分配、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人口素质、生活环境、社会保障与社会安全等 6项指标,作为小康村的标准。

根据公布的指标,农村小康的人均纯收入应该达到 1200元人民币、衣着消费支出应该达到 70元、电视机普及率应该达到每百户 70架、人口寿命达到 70岁、已通公路的行政村比重达到 85%、安全卫生水普及率达 90%等。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