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之声:以自焚作为最后的抗争手段

发表:2003-09-30 16:44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拆迁队来了!拆迁队的工人挥舞斧头朝房门坎去。警察也来了,他们说是来维持秩序的。警察冲进屋里,架起78岁的老人连同他的儿媳就往外走。老人的儿子王宝光(音译)却死也不肯走出房间一步。绝望中,他抄起一只汽油罐,将里面的汽油浇在自己身上,随后点燃自焚。

王宝光将自焚作为了最后的抗争手段。之后人们得知,王宝光全身67%烧伤。王家祖辈数代居住在北京这间老屋里,现在屈指算来,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半年来,王家为拆迁之事不停地奔走相告,上访请愿,但却毫无结果。他们最后等来的就是一个字:拆!

这已是两周内发生的第三起类似事件。9月中旬以来,一名农民在天安门广场烧身自焚。江苏南京也传来了同类事件。“这里是我们家,我们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让我们搬家,搬到哪里去,那里有我们交得起房租的房子?”

北京东部的一个地区要修建高级住宅和休养场所,于是,那里大约400至500个住户不得不离开他们的家园。为拆迁,住户的确得到补贴,但大约有数十家拆迁户提出补偿太少。据说,拆迁户如果有关系也可以得到高额补偿,如同在黑社会一般。告上法庭,开发区的人早有言在先:“告去吧,我们不怕,我们上头有人。”

这类事件早已不是什么新闻。在北京的街头,人们常常可以听到这样的故事。北京市政府门前常常发生群众发起的集体抗议集会。为了北京城市的现代化建设,为了2008年举办奥运会,北京已拆掉了无数胡同旧式建筑,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的高楼、写字楼、购物中心。

拆迁户反映,不仅拆迁费给得不够,这些住户搬进的是市郊的高楼,人生地疏,进一趟城需要在拥挤的公共汽车里行走一个多小时。


有些人想,这就是现代化的代价,在新建高楼里,卫生设施齐全,居住条件本身有了很大改善,但老邻居老熟人却都不见了,以往的社会关系也都因搬家而不复存在了。在陌生的环境里,人们特别容易感到孤独。据一项新近进行的调查显示,在现代化建筑的居民小区里,每两户中只有一户知道自己邻居的姓名。

拆迁给中国城市的传统面貌造成了很大改观。建筑是一部凝固的历史,是文化与工程合二为一的结晶。正是怀着对历史的责任感,许多专家提出了拯救中国传统住宅的主张,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成功的先例。现有的保护房屋的规定得不到贯彻遵守,其原因是有一些利益显得更有权势在撑腰。

拆迁带来的社会反响还是具有一定的威力,它显示出,开发公司的经济利益并不是可以没有尽头地肆意发展下去。文章开头提到的王宝光自焚事件发生后,当地政府负责人连忙赶往拆迁区。他当众表示,王宝光的医疗费将全部由政府承担。不仅如此,他还宣布,拆迁住房的事情先缓一缓。虽然这一切都是暂时的。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