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林:从西安学生抗议事件谈起

发表:2003-11-28 06:27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大学10月30日发生大规模学生示威活动,事情源于日本留学生在校园上演辱华节目以致触怒了中国学生。示威人数高达七千人。

笔者对于那几个日本人的行为自是颇为不屑,然而西安学生的行为就更令我不以为然了。只不过几个日本学生上台自我作贱,如果身在现场,或者一笑置之,或者喝倒彩轰他们下台,并不为过。至于事后兴师动众地游行抗议,如临大敌,如蒙大辱,就未免太高抬那几个日本人了。

而且,这些游行的“爱国”愤怒青年擅长的是用水瓶、鸡蛋、砖头攻击校警,外带打伤不相干的日本女生,损毁本国卖有日货的合法经营者的财产,如此这般,俨然已经过了一把“抗日英雄”的瘾,似乎更有资本在校方和政府面前恃宠而骄了。

本来,日本人如果涉及到违法犯罪,按照属地原则,中国完全可以依法惩处,但连日的上街游行示威,所为何来?居然是向省政府请愿,“要求日本学生道歉”,真是牛头不对马嘴。老实说,最初听到有几个日本人如此的不堪,笔者并不感到特别的“义愤”,私下里却有些不怀好意地想,中国的国民素质超过日本看来是更有把握了。然而,后来的事态发展再一次表明,我们并非不丑陋。
 
问一句,我们为什么恨日本人?

笔者曾经与早稻田的一位教授聊过,她其实是一位比较亲华的中国通。笔者说:日本人坏的方面往往太像中国人了,而其好的很多方面我们却很欠缺。我们恨,其实是在恨自己,或者自己更该恨,不管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就拿这些西安学生来说,其中又有几个知道西安事变和国共“联合抗日”的真相?又有几个知道土改、镇反、“社会主义改造”、反右、大跃进、“三年困难时期”、“四清”、文革、“消除精神污”、“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等等的真相?也就难怪人家只知道自己的先辈“进入”了中国。

日本人参拜靖国神社,祭祀他们所认为的先烈,其中有不"先烈”对于中国直接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我们有理由表示自己的愤慨。但是,我们自己的先烈英灵何在?我们只知道更多的内战“英雄”,不是还在一遍遍地纪念内战的“胜利”吗?

再一个问题,我们为什幺勇于表达和发泄对于日本人的恨?

在中国当前公众缺乏积极有效的政治参与渠道的情况下,社会的紧张需要释放。“爱国”“抗日”之类的题材,因为按照长期的意识形态灌输天然是“政治正确的”,因此并不需要什幺勇气,甚至也无须什幺思考。如同红卫兵自认为“热爱党”、“热爱毛主席”,就拥有了道德上的优越感,敢于踏平一切了。

另一方面,纵使你无力保护自己的公民权利和切身利益,却总可以大义凛然地反对美国攻打伊拉克嘛。所以有意思的是,中国人关心政治特别是国际政治远甚社区事务,因为在现行体制下,身边的社区事务反正也是自己无能为力的。

然而,狭隘偏激的民族情绪固然可以暂时填补意识形态的真空,有利于某种政治需要,正中其下怀,或者压根就是长期刻意栽培的结果;但诉诸情绪的权宜之计,所引发的浪潮可能如脱缰野马,超出官方所一厢情愿的控制界限。这次抗议事件也是一个明证。

在对日、对美、对台问题上,大陆舆论每每呈现几乎“一边倒”的情形,不仅淹没了冷静思考的声音,于此还俨然成为检验“政治正确性”的试金石。凡此种种,真令人怵目惊心。

回想起美国911事件之后国内知识界某些人和不少青年学生一片幸灾乐祸的景象,当时笔者面对纽约时报记者的疑惑,默然无语,旋而记起一位朋友电话中说,他的父亲,一位深山老农,没有读过几年书,甚至从来没有到过省会城市,只不过偶然听说了世贸中心这回事,从朴素的常识和良知出发,为之唏嘘不已。笔者释然相告,这样的中国人,他们是“沉默的大多数”,他们真正代表了中国文化中经久不息的价值所在。但是,接下来的问题仍然是:我们的一代青年学生究竟怎么了?

改革开放20有年,目前这代大学生,基本也在20来岁,他们形成自己初步的思维定势,也不过是最近10多年的事情,恰好处于九O年代以来狭隘民族主义的高涨时期。

对此,政府有责任,校方有责任,媒体和学界都是有责任的。

动不动上纲上线,扯到民族大义的高度,一触即跳,泛政治化,这恰恰是民族精神虚弱和浮躁的表现,也是社会心理脆弱和失衡的表现,非国家人民之福也。

泱泱大国,有容乃大。如果中国不能培养起健全人格的现代公民,仅仅依靠“船坚炮利”和“神舟五号”之类,并不足以真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赢得自己的民族尊严。

作者为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后研究员

(转载自《世界日报》)(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