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买北京的房 为居住还是为投资?

发表:2004-11-19 03:42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买房目的不同 资产管理最重要
  
  谁在买北京的房?这些购房人买房是为居住还是为投资?是第一次购房的人占多数还是二次置业的人占多数?上周记者“体验售楼”的过程中,所“蹲点”的三个项目已成交客户的资料统计分析和现场调查显示:四类人在购买北京的房子。
  
  24岁左右的购房人用“收入+父母的积蓄”买房
  
  一批刚落户北京或“飘”在北京的24岁左右的年轻人正在成为很多特定区域内、具有现代符号或定位比较年轻、总价比较低的楼盘的购房人。不要奇怪这批24岁左右的年轻人的购买力,更不用因为看到越来越多的“刚刚毕业的大学生都在买房”而感到“楼市过热”。在售楼现场记者发现,这些年轻购房人的购房支出,决不仅仅是他们自己的收入,更大的支撑在他们的父母。与60年代和70年代生人不同的是:首先,80年代生人的生活观念是追求独立,渴望自己的空间。其次,人生观不同。不同于60年代和70年代生人不愿意“花父母的钱”的是,很多80年代生人愿意并习惯“花父母的钱”。第三,80年代生人的父母大都有积蓄。80年代生人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他们的父母经济条件要好过60年代和70年代生人的父母。因此,一旦80年代的人毕业走上社会,父母会拿出自己的积蓄给他们在北京置业。在离CBD比较近的ZAMA咱们和世纪东方城,6天的时间内,不算北京的5个年轻人,记者看到了15对从山东、浙江、深圳等地飞来的父母跟着儿子或女儿到售楼处给他们付房款。在这两个项目中,这类客户占了已经成交客户的四分之一。
  
  35岁因“家事”买房的购房人不求最好只求“四到”
  
  第二类买房人是35岁左右的男士。特征是:工作顺利,事业呈现向上走的趋势,但因孩子上学、妻子与合住的父母关系不好等家庭原因而购房。在ZAMA咱们和世纪东方城中,这类客户都占了已成交客户的二分之一。这类购房人购房的特点是:不求最好,只求“四到”:即离工作单位近、离孩子上学的地点近、离父母(双方)家近、离自己平时的生活圈子近。
  
  二次或多次置业的购房人
  
  这类买房人购房的特点是:有过买房的经历,或看重二次置业楼盘的升值空间,或追求品质升级。在ZAMA咱们已经成交的客户中,就有一部分是望京的业主,如最早购买望京新城A5区,房价已经涨了2000多元/平方米的全大为先生在接受记者的调查时说:今天ZAMA咱们所在的区域就如同当年的望京,一切都在整治过程中,而且有了周边“富人区”阳光上东、东山墅等高档楼盘的烘托,在未来的两三年内,这个楼盘的房价肯定要涨。世纪东方城三期有相当一部分业主是华腾园的老业主,他们告诉记者:“现在买虽然已经晚了点---这个楼盘的房价已经比最早的4800多元/平方米涨了1000多元,但从华腾园的升值过程看,这个地方,以后还得涨。”玫瑰御园827份客户抽样调查则显示,原先居住在万柳大社区、因万柳社区人口的日益密集而准备买房的二次置业购房人占了68%。
  
  异地购房人
  
  异地购房人也占了相当一部分。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异地购房人”即指不在北京工作或生活的异地购房人或异地投资人,而不是“外地买房人”,因为上面三类购房人已经包括了没有北京户口但在北京生活和工作的北京的“外地人”。据了解,外地为子女上学或其他各种因素而在北京“异地”的购房人比例不小。
  
  而且,今年的销售情况显示,随着北京城市建设的推进,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房价的节节上涨,异地购房人在北京越来越多,目前,这些人中还出现了不少二次置业的购房人。
  
  买房要看“资产管理”有无问题
  
  也许你会发现,你身边的人越来越多地开始关注房地产,并加入购房大军;也许你会暗自纳闷“怎么连自己的亲戚或朋友都开始买房,而自己还是买不起房”,对四类购房人的采访中,记者发现一个共同的现象:那就是除了要有良好的心态外,买得起房还需要对自己或家庭的“资产”有一个比较好的管理。
  
  这点或许可以提醒那些想买房,但却感觉“买不起”的人,不妨看看你对自己或家庭的“资产”管理是否有问题,收支结构是否有问题,不妨和你身边已经购房的朋友就这些方面做个交流。当然,别忘了考虑今后几年你的收入预期会是什么样。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