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铁耗子村的暴富揭密:偷铁造就山村富翁

发表:2004-12-10 17:09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得天独厚的矿产资源并没有给地处四川省攀枝花市的攀钢集团带来丰厚的利润,相反,由于周边有无数大大小小的“铁耗子”,其经济效益多年来一直处于低迷状态。据知情人推算:每年攀钢资产的盗失都达数千万元之巨。 

  这些”铁耗子”多为厂区周边的村民,还有身负保卫职责的经济警察及联防队员。他们之间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利益链,一批大大小小的山村富翁因此造就。 

在全国,类似攀钢集团这样,资源、生产设备遭盗抢已成为一些大企业的痼疾。  

  近日,本报记者进入攀枝花最著名的“偷铁村”--密地村4社调查。眼中所见,耳中所闻,无不令人震惊。 

  亲见“铁耗子”  

  若非亲眼所见,记者绝对不敢相信,在光天化日之下,且在数名经济警察和联防队员的眼皮底下,偷盗会这样如火如荼地进行:  

  一群身强力壮的女人,在一个蹲在路边的女人的指挥下,抱起大大小小的生铁塞满的编织袋,满不在乎地离开。  

  这个刺激的场面发生在11月23日上午11时30分,四川攀枝花钢铁集团碎钢厂区的落锤坑。碎钢厂有两个重要的作业车间:落锤坑和爆破坑,每天有大量的钢铁及原料在这两个坑汇集。那些偷铁的女人,都是厂区周边密地村4社的村民。  

  密地村4社所在地是一个很大的、名叫“马鹿箐”的山湾,碎钢厂位于山坳深处,而攀钢另一个工厂--废钢厂则位于山坳的外部。村民们就居住在从山坳到山腰的斜坡上,斜坡上有一道蜿蜒的围墙将工厂和村民们隔开。  

  记者离开落锤坑往前走。簌簌声响,只见右边高达数米的保护坎上,一个女人腰间缠着绳索,手脚并用,沿着从斜坡通往山腰的一根管道滑下厂区,落地后将绳索往腰间一塞,大摇大摆地走到落锤坑中。那女人身材肥胖,动作却极其灵便,显见得对此轻车熟路。  

  这女人也是4社的村民,她的行为落在不远处几个正在休息的工人和联防队员的眼里,他们不但没有上前查问,还和她调笑了几句。 

  记者沿着厂区水泥路再往前走数十米,跨过路面的铁轨,就到了爆破坑。那里,正有十几名中老年妇女蹲在左侧的土路边,眼望着坑里作业的工人以及旁边走来走去的联防队员。事前记者早经人指点,得知这一群女人是在等待下手的时机。 

  这群女人很警惕地打量着记者这个生面孔。事前有人告诫,如果被她们识破,记者的处境将万分危险。所以,记者只好装成一个误入此处的闲人,绕过女人们沿土路向山腰上走去。  

  行至一个拐弯处,只见一个中年妇女正从爆破坑里背出一大块铁,往土路上掩去,她后面还跟着好几个女人,也背着铁,藏到土路旁的矮树林背后。  

  土路成环状围绕在山腰工厂围墙的内侧,在最高处,记者发现了一个可供两三人站立的小平台,正好可以俯瞰爆破坑,据说这个平台是村民们用来了望和传递消息用的。时值中午1时许,爆破坑里出现了令人不敢相信的一幕:那些早先守候在外的女人全都进了爆破坑,在一堆堆铁块中挑挑拣拣,那些穿着迷彩服、头戴安全帽的联防队员不但没有阻止,反而和女人一道挑挑拣拣。  

  正看着,一阵喘气声从土路下转来,几个村妇抬着一块重达数百公斤的铁块吭哧吭哧渐行渐进。记者忙躲到一边,看着她们将铁块卸在了平台后的一片矮树丛后。知情人指点记者,稍后她们将沿着土路尽头的围墙,以及一条狭长的陡坡,穿过围墙上被人凿出的大洞,将铁抬上山腰的水泥路面上。这是偷铁者们的一条秘密运输线,这条水泥路也呈环状绕过村民们的房屋,通向山坳攀钢厂区公路。  

  下午4时许,记者在沿山腰水泥路下行的途中,看见这几个女人将大块小块的用编织袋装着的铁往一辆牌号为川D35784的面包车里塞--那面包车是经过改装的,座椅被卸下,一次可以装一两吨的铁--然后一溜烟开走了。

“飞虎队”、“铁道游击队”及“上班族”  

  这一幕幕场景,是马鹿箐每天日常生活的一个缩影。  

  这是一个远近闻名的“铁耗子”村,村里一共有100余户人家、500多人,原本靠种菜锄地、伺弄庄稼过活,但是现在,种菜种庄稼之于村民们,倒成了一种象征性的点缀,一种茶余饭后的消遣,90%以上的人家都以偷铁为生、发家致富。村里流行一句口谚:“胆大的吃攀钢,胆小的开生荒”。  

偷铁在2000年后逐渐达到高潮。有些时候,村民们可以毫无顾忌地进入爆破坑和落锤坑,以及离碎钢厂两三百米外的废钢厂原料库(原料库中堆放的基本是成品钢铁),场面最壮观的时候,会有数百名男女老幼出现在这三个地方,一个村民说,那阵仗,“就像是进入自家的菜地,想扯什么就扯什么,想什么时候去扯就什么时候去扯”。  

  一位村民说,偷铁对马鹿箐4社的村民来说,简直就是一份职业,他们管偷铁叫“上班”。一般来说,每天早上8时到中午12时,下午2时至4时,是攀钢工人们的上班时间,而其余时段,则是村民们“上班”的时间,按村民的话说,就是“工人上班我们下班,我们下班工人上班”,当然很多女人在工人上班时也照“上班”不误。  

  在白天,前来“上班”的基本上是村里的女人,而到了晚上,男人们也“上班”了。村里哪腥宋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