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出现近10年来罕见全封 封河继续上延

发表:2005-01-12 07:33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截至元月10日,由于天气持续低温,黄河入海口100余公里河道内出现罕见的全面封河现象。据悉,这也是近10年来黄河河道首次出现“全封”。

  据黄河入海口河务部门介绍,按照黄河封河一般规律,天气降温,黄河开始出现淌凌,随着气温的降低,淌凌密度逐渐增加,冰量加厚,当较大面积冰块淌至黄河拐弯处时,冰凌停滞下来,淌凌受阻,零星冰块开始溯上排封,堆积在一起,出现封河,如果水量小、流速慢,叫“平封”,封厚一般在5-10厘米;如果水流急,淌凌速度加快,沿上游淌下来的冰凌借力上爬下叉,出现“插封”,这时冰厚一般在10厘米以上,最厚可达20厘米以上。近十几年来,黄河封河以间隔封河、分段插封为主,河道拐弯处下游一般不会封冻,黄河口百公里河道内常常出现冰封与水流并存的特有景象。

  今年由于天气温度时高时低,冰凌也随之时开时冻,中午解冻的冰凌往下流淌时,夜间又被重新封冻起来,而黄河入海口门处却始终未解冻,由此出现了大面积、不间断的河道境内“全封”的特殊景观。目前封河出现继续上延趋势。

  此间专家提出,黄河防凌关键不在于封河,而在于开河。这种“全封”现象极不利于开河,河道中间没有了间隔,解冻的冰凌缺少了“缓冲”这一重要环节,如果气温一旦回升,上游冰开,再次出现淌凌,而下游河道仍然封冻,大量冰凌齐壅下来,极易形成“冰坝”,阻断水流,抬高水位,形成凌汛。

  针对黄河入海河道目前复杂的防凌形势,当地河务职工正密切关注气温和凌情变化,加强了凌期值班。为了做好窄河道可能出现的突发性凌汛,当地河务部门组织技术人员对辖区内的泄洪设施进行了启闭试验,并充分利用卫星观测、工作组巡回督察等各项有效措施,确保黄河防凌安全。


(新华网)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