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中共欲抹杀赵紫阳功劳反帮倒忙

发表:2005-01-25 05:04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纽约时报1月23日发表驻京记者的一周综述性文章--“天安门的幽灵继续困扰中国的统治者”。文章认为,中共旨在让赵紫阳从历史上消失的种种笨拙努力,反倒让大陆知识分子、自由派人士以及香港、台湾民众,甚至还有白宫,更深刻地记住了他。

文章说,中国国家胡锦涛上周率领全体政治局常委,出席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一个隆重葬礼。胡锦涛对700多名老干部发表讲话,人民日报次日在头版高度称赞逝者的伟大成就。

如此盛大的场面,通常只会在做出重大贡献的国家领导人离去后才会出现,但这次被追悼的并非日前病逝的前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务院总理赵紫阳,而是内蒙古某个知名度不高的人物。

文章认为,这种用纪念一个人的死来抹杀另外一个人的死的极权式做法,表明六四事件仍在中国具有政治影响力。六四前夕,赵紫阳曾亲临天安门广场,含泪向绝食学生表示,“我们来得太晚了”,并劝学生为了安全,离开广场。

但是,如同1989年当局将学生运动定性为“反革命骚乱”,反使运动升级一样,当局后来试图抹杀赵紫阳在民众中的记忆之努力,也强化了他在同僚、知识分子、记者、海外异议人士、香港和台湾的议员甚至白宫决策者心目中的威望。

赵紫阳病逝后,中国外交部发表简短声明,谴责其分裂国家分裂党。但支持者的吊唁电邮挤爆了海外的网站和地方性及外国的媒体。他被奉为中国经济改革的设计师之一,主张大范围政治改革的有远见者,以及反对使用暴力对付人民的领导人。白宫称他是一个“有道德勇气的人”。

赵紫阳的前助手、因六四入狱的中共最高官员、现仍遭软禁的鲍彤撰文称,“赵紫阳仍和我们在一起,为争取中国人民的权利和民主而奋斗”。

有关赵紫阳的更全面传记披露,赵紫阳早年在河南从政时,曾下令处死可能包括他父亲在内的地主;80年代中期担任国务院总理时,他搞倒了前改革派总书记胡耀邦。但这些事实都无法阻止赵紫阳的声望继续上升。

即便一些钦佩赵的人也承认,中国经济自由化和政治有限自由化的主要动力来自邓小平。八九民运的两名学生领袖吾尔开希和王丹也分别给亚洲华尔街日报撰文指出,赵是在党内斗争中失势后才转而支持示威人群的。

但这些都只是一场非白即黑宣传战中的灰色地带。结果是,共产党抛弃了赵紫阳,反对派接纳了他,把他塑造成一个不断抗拒的象征--这本来是不大可能发生的事情。

文章指出,中国异议人士由于政见分歧,无力推翻中国政府,但赵紫阳和六四却成了中共看来挥之不去的幽灵。

由于反对派在无形中、在没有国界的地方抗争,中共看来无法一厢樵傅厥樾蠢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