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国葬没有十里相送只有紫阳精神长存

发表:2005-01-30 05:12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香港苹果日报一月三十日报导,一个中国改革开放的总工程师,官方指称其贡献只是“有益的”;一个探望绝食学生时泪洒天安门广场的善良长者,至死未能洗去“犯了严重错误”的污名。但是,没有盛大国葬、没有人群挤满长安街的十里相送,也不会改变赵紫阳子女对父亲的敬爱,更不能磨灭百姓对“紫阳精神长存”的信念。一代改革先锋和政治家,从此永别了! 

中共前总书记、改革家赵紫阳遗体告别仪式,二十九日上午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清晨五时三十分,当老天爷还没睁开眼、万千黎民百姓还在沉睡之际,赵紫阳的遗体就被悄悄由北京医院运送往八宝山公墓,灵车的车头只有一朵白花,没有赵紫阳的遗照,使十里长安街没有出现令当局难堪的送别队伍。

虽然当局通知致祭人士,遗体告别仪式将在上午九时举行,但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贺国强、中央办公厅主任王刚、国务院秘书长华建敏等高级官员,在八时就前往送别,是第一批吊唁客。赵紫阳生前的盟友、前秘书鲍彤更一早就被公安送往致祭,没有面对官员、民众和传媒的机会,而这也是鲍彤和赵紫阳阔别十六年后首次重逢,却已是人鬼殊途。

报导说,在当局严密审查致哀者的身份下,当天只有约二千人获准进入灵堂内瞻仰安眠在鲜花翠柏中的赵紫阳遗容。公墓外,不时涌来致悼的人潮,有的身穿黑衣衫,有的胸前佩白花,有的打出“紫阳精神永存”的横幅。他们被上千名的公安拦截在公墓外,甚至被送上警车带走;有些人持有经赵家邀请、由当局发出的通行证,也不能入内。他们的悲哀,他们的愤怒,他们的心声,再也不能让赵紫阳听见、看见了,但是,终有一天,会凝聚成还赵紫阳一个公道的力量。

十时三十分左右,赵紫阳的遗体火化。由于当局不准他的骨灰存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第一室(国家领导人骨灰室),赵家子女决定将骨灰带回家,暂时安放在富强胡同六号。他们只想父亲早日入土为安,不想再与当局纠缠下去。他们的心声,就是那幅挂在赵紫阳遗照下花篮上的挽联所说的“您的精神长存”。

报导说,因反对武力镇压八九民运的中共前总书记赵紫阳,在本月十七日上午七时零一分病逝,享年八十五岁。赵紫阳的女儿王雁南当时形容说:“他终于自由了。”但是,在赵紫阳的生平和评价、告别仪式的规模、骨灰的存放地点等问题上,当局仍层层设置障碍,令赵家子女迟迟无法为父亲举殡。

令人哀恸无言的是,赵紫阳子女迄今不敢将噩耗告诉病重的母亲。与赵紫阳结缡逾半世纪、携手走过风风雨雨的夫人梁伯琪,仍不知道赵紫阳已撒手西去,昨日参茨芗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