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紫阳遗体送别活动结束后当局仍未松懈

发表:2005-01-30 08:14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中央社记者张谦北京特稿)已故中共总书记赵紫阳的遗体送别活动已于二十九日举行。事件至今似乎已告一段落,但当局的保安工作仍未松懈。

赵紫阳于十七日清晨病逝后,北京方面就采取了高度严密的保安工作。从亲友前往位于赵紫阳富强胡同旧居的灵堂向其吊唁,以至二十九日的遗体送别活动,有关保安工作从未松懈。有人认为,北京方面一方面要防止有人趁机闹事,另一方面也限制媒体采访。

赵紫阳的逝世,引起了海外及华文媒体的关注,当中尤以香港媒体最为重视,除了大篇幅报导相关消息外,部份报章还私下调派人手到北京协助采访。可以说,从十七日至二十九日,与赵紫阳相关的新闻,是香港驻京媒体的重点目标。

与其他外国媒体比较,香港驻京记者采访赵紫阳的新闻,确实更加积极和大胆。以设于赵紫阳故居的灵堂为例,从十九日起据信是第一位香港驻京记者以吊唁者身分顺利进入后,其他香港驻京记者也相继仿效。

而为了争取在灵堂停留较长时间,以及避免被有关方面驱赶,一些记者甚至以家丁身分出现,主动协助赵家接收花圈及接待吊唁者。为了达到采访目的,“无所不用其极”。

一些政治分析家认为,香港媒体如此重视赵紫阳逝世的消息,与部份港人至今仍然对一九八九年中国大陆爆发的学运及“六四”天安门事件存在的情结有关。

众所周知,赵紫阳是因为八九年民运而下台的,原因是他对处理民运的手法与中央不协调,且比较同情发起活动的学生;而其结果是导致他被软禁了十五年。

但也因为这样,赵紫阳赢得了海外民运人士的正面评价。

近年,部份海外民运人士连同其旧部属,更发起网上签名活动,要求北京当局恢复他的自由身。

赵紫阳既是前中共高层领袖,却又背负着“八九”民运的政治阴影,这样一位人物的逝世,难免会令海外某些人想到这是否会为中国社会带来震荡。

事实上,赵紫阳病逝当天,香港的中国人权民运信息中心负责人卢四海就曾表示,不排除其逝世可能会引发民众上街追悼,最终带来动荡。

不过,大家至今看到的结果是:大陆社会纹风不动。对此,北京一些学者认为,这与大陆取得的经济成就及民众比较满意当前生活有关。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时殷弘早先接受访问时就指出,当前大陆经济的高速发展,起码有一半人满意现状。至于另一半,即使有所不满,相信也只是期待当局逐步解决贫富不均等问题,而非认同激烈手段。总而言之,虽然大陆社会存在不公平及官员贪污渎职等令人不满的现象,但当前已不存在足以引发类似“八九”学运的诱因。

不过,尽管如此,本┑本侄源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