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之音:欧洲媒体广泛关注中国反日示威

发表:2005-04-12 01:23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美国之音记者爱玛4月11日巴黎报导)对中国境内发生的反日游行示威活动,欧洲媒体予以广泛报导。一些报纸一方面质疑一个一向压制学生游行示威活动的政府此次对游行活动默许的真实动机,另一方面肯定学生反日游行动机的正当性,认为日本的确应该正视和反思历史。

*评日本对待历史采取修正主义*

欧洲媒体连日来对中国各城市发生的反日游行活动予以广泛跟踪报导,报纸也在重要版面对中日关系及日本与邻国关系进行了多方评论。在谈论日本政府对待历史问题的立场时,欧洲报纸普遍使用了“修正主义”一词,这是欧洲报纸在谈论欧洲极右翼试图否定或篡改纳粹屠杀历史时普遍使用的词汇。

*肯定学生游行活动真实动机*

尽管许多报纸质疑一个一向压制学生通过游行表达民意的政府突然默许学生“自发”游行活动的真实动机,但多数评论并未否定学生游行动机的真实性,即要求日本面对历史。

法国《费加罗报》在周一的社评文章中说,“近来,无论是在北京或广州,公开表达对日本修正历史的愤怒要比呼吁中国实现民主更容易。如果说政府对抗议活动规模失控会有什么担心,也无法怨天尤人,共产体制一向将民族主义作为一种备用意识形态以转移民怨。不过,中国学生以游行示威发出警告至少并没有错。二战结束已 60年,日本始终没有能力承认历史错误。毫无疑问,自我批评在我们的日本友人那里不被视为人的第一品德。但在当今世界,国际关系迫使每一个国家承担自己的历史责任,假如德国没有承担历史责任,我们难以想象欧洲如今会是什么样子。日本首相小泉每年执意参拜埋葬战犯的靖国神社,难道仅仅为煽动日本民族主义情绪?在政府不做任何努力教育下一代的前提下,提出上述问题完全是合理的。当日本一方面宣称要与其他国家平起平坐,一方面又背弃1947宪法,向伊拉克出兵,使其自卫队逐渐承担正规军使命之时,日本尤其需要紧急反思历史。”

法国《洛林共和日报》在周一的社评文章中指出,尽管日本政府95年曾就战争历史做过公开道歉,但战犯却每年受到参拜。指责北京利用教科书问题煽动民族主义情绪,以达到国内政治目的不可否认,不过德国的例证告诉世人,一个民主政体在正视历史的时候给自己赢得的是尊重。

瑞士《时代报》注意到中国政府虽然默许学生的反日游行、但却禁止媒体报导的做法,这份报纸指出,中国政府知道民族主义是把双刃剑,社会、政治诉求也可能混入游行呼吁。

*日亚洲战略改变引起中韩担忧?*

在一篇题为《历史问题背后突显日中韩战略分歧》的分析文章中,《时代报》评论员指出,中韩民众对日本教科书篡改历史的抗议规模不断扩大是再自然不过的事,而值得令人关注的到是日本在亚洲战略的改变。1945年由战胜国美国参与撰写的日本宪法规定日本自卫队只能自卫,然而这支队伍却出现在伊拉克,自卫队副产品,日本航天计划正获得全速发展,包括东京市长石原在内的日本政界多数精英从不隐讳对太平洋战争的看法,日本潜在的民族主义因小泉对靖国神社的参拜而受到肯定。

文章引述《纽约时报》的报导指出,日本今年对教科书的更改全部带有否定历史的倾向。东京对亚洲其他国家一直采取的是防范战略,确保能源供应、恐怖主义威胁,伊拉克战争爆发促使日本确信它的未来建筑在与美国的结盟之上,至此,日本的民族主义矛头从华盛顿转向中国和北韩。中国和韩国都看到了日本战略思想的转变,隐藏在教科书事件背后的是中韩对日本民族主义重新抬头的担忧。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