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企的尴尬:在全球产业链扮演“民工”角色

发表:2005-05-04 01:41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中国民企:“民工”身份凸现

  当中国民企给民工以低下的工资待遇和简陋的工作环境时,中国民企在全球产业链中也扮演着类似民工的尴尬的角色。

  对比一下中国民企在全球产业链和贸易体系中的境遇,会发现与民工在民企中的待遇非常相似。中国民企在全球产业和贸易体系中,获得的仅仅是低下的利润,虽然与民工一样获利极低,但仍然是“享受”着恶劣的待遇,烧鞋和扣鞋事件只不过是民企频繁遭受的诸如反倾销、贸易壁垒、暴力威胁以及抢劫等不公平待遇中的典型体现而已。

  作为中国第一民企大市的温州,其打火机的总量虽占世界市场70%以上,但在欧洲,温州产的打火机只能卖到2欧元一只,同样的打火机外国人买回去贴上牌子再拿到欧洲去卖,价格都在20欧元以上。作为全国出口重镇的宁波,从电器、服装到打火机,2004年共向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了价值120.6亿美元的上百类商品,尽管总量大,但出口产品多为代加工等处于产业链条底部的业务,大部分出口商品的利润率均低于10%,有的甚至不到5%。

  再如在苏州由中国企业贴牌生产的芭比娃娃,一个芭比娃娃在美国市场上的价格是10美元,但在中国的离岸价格却只有2美元。这2美元还不是最终利润,其中1美元是管理费和运输费;剩下的1美元中,0.65美元用于支付来料费用,最后剩下的0.35美元,才是中国企业所得。

  温州市鞋革协会秘书长朱峰认为,一些出口民企为了挤入国际市场,多以低价策略为先导,而且没有长远打算,不注重产品开发,最终使中国鞋在国际上戴了一顶“低价帽”。目前温州鞋业所遭遇的阻击是世界性的,从西班牙的埃尔切,到意大利罗马,甚至到非洲的尼日利亚,中国鞋受到当地政府、法律机构以及制造业者的普遍敌视。

  不仅仅是最近的扣鞋事件,其实温州鞋近年来在海外已屡遭重创,2001年8月至2002年2月,温州鞋曾在俄罗斯因灰色清关多次被查扣; 2003年和2004年,温州鞋又先后在意大利和西班牙被焚烧;2004年2月12日,俄罗斯内务部又出动大量警力查抄莫斯科艾米拉大市场华商货物,中国商人遭受巨大经济损失,等等。

  最近的俄罗斯扣鞋事件,温州民企可谓损失惨重,22家温州鞋商的货柜被俄罗斯强行扣押,损失超过1亿元。中国鞋商在世界范围内损失也已达数亿元,如果中国民企继续沿续低成本、低价格的发展路线,损失还将扩大。和温州鞋业民企一样,中国各类民企在全球产业链和贸易体系中日子也不好过,同样“享受”着刻薄的待遇。

  在全球产业链和贸易体系中,中国民企不但获利极低,并且其生存和贸易环境也不容乐观,从1995年到2003年,中国已连续9年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数量最多的国家。仅2004年上半年,世贸组织内共有16个成员发起了101起反倾销调查,其中针对中国的有23起,占22.8%,中国仍然是反倾销的第一对象国。而在受到反倾销的企业中,民企占了90%以上,在民企大省浙江受到反倾销困扰的民企尤甚,使得浙江成为我国遭受反倾销的第一重灾区。

  中国民企何以成为“民工”

  被喻为中国经济发展希望、中国经济发展生力军的民企,其实力壮大的速度在国内是首屈一指的,为何在全球产业链和贸易体系中却落得个民工的身份呢?

  考察全国民营经济大省--浙江的民企生存状况就会有所了解。如果一个企业的企业主是农民出身,而在他的生产条件极其简陋的企业里进行生产的工人都是文化程度不高,甚至是文盲或半文盲的农民工,看到这样的情景,你会得出什么结论?结论无疑是这个企业的产品肯定是技术含量不高、附加值很低的产品。不幸的是作为民营经济第一大省的浙江的90%以上民企、甚至是一些全国知名的大民企都是这样的生存状况。了解到这样的情况,你也许会明白中国民企何以成为全球的民工了。

  无疑中国民企所生产的产品技术含量不高、附加值低、多为仿制产品、缺乏或是没有产品的核心技术和开发能力,在高端市场上形不成竞争力是民企给全球卖苦力的基本原因。

  一个国家或地区依靠低成本完成原始资本积累是正常的,每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都必然经历这样一个阶段。但这条路是有尽头的,不可能一直走下去。如果不及时调整发展模式,必然会发生衰退,使自己的生存和生产状况越来越恶劣。因为利润很低,所以没办法再投资用于建立自有品牌以及进行自主研发上,也没办法建立自有品牌所需要的销售渠道等,这样在全球产业链和贸易体系中获利极低。这又反过来迫使他们拼命压低民工的工资,去追逐更低的利润,而民工工资低下又使得民工难以有资本去提高自身劳动素质,职工素质不高又会制约民企的升级,这样形成恶性循环,最终民企落得个类似民工的境遇。

  第三产业落后也是中国民企卖苦力的重要原因。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指出,产品总成本是由两个部分构成的,一部分是同产品的物理、化学变化有关的成本,即转型成本;还有一部分是交易成本。在现代社会,交易成本有可能占到所有成本的3/4,而生产链只占到1/4。而服务业最重要的作用就是降低交易成本。但遗憾的是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在我国却是短板。目前,我国第三产业在三次产业中只占35%左右,不要说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就是与经济比中国落后的印度相比,第三产业比重也相差近20个百分点。

  吴敬琏认为,全球现代产业价值链的重心已经转移向两端,其附加价值高、利润高,而作为中间的加工环节则附加价值低、利润低,即一般所讲的微笑曲线 “V”。在两头,一头是研发、设计,另外一头是供应链管理、销售,都属第三产业。2004年机械行业协会作过一项调查,表明两端的利润率是20% ~25%,加工这一段只有5% 。而中国民企所从事的恰恰是中间的一段即加工生产段。

  因为微笑曲线的两端即高利润端基本上都是第三产业,而我国的第三产业又相当滞后,这样中国企业就只能给世界人民卖硬苦力了。

  中国民企卖苦力,不仅使得民工的工资和待遇低下,而且极大地牺牲了中国自身的资源和能源。2004年我国GDP占世界4%,但中国的消耗跟 GDP在世界的份额是不成比例的。去年中国的石油消耗占全世界消耗的7.4%,燃油消耗占41%,铁矿消耗占30%,钢材消耗占21%,氧化铝消耗占 25%,水泥消耗占40%。

  从资本资源来说, 美国、德国、法国、印度GDP中用于投资的占10%到20%,我们是40%到45%,每增加一块钱的GDP,那4个国家需要一到两块钱的投资,我们最近3年要5块钱,投资5块钱才能增加1块钱。这样使得中国民企的投资和生存环境更加恶劣。

  如何突破“民工”身份

  “三流企业卖产品,二流企业卖技术、一流企业卖规则”,制定世界行业规则对中国绝大多数民企来讲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但中国民企应该争取从靠低成本竞争转向靠高技术高质量结合的产品竞争,这是中国民企突破民工待遇的一大利器和捷径。

  “必须转变贸易增长方式,从量的扩张到质的增长转变,提高对外贸易的质量。”浙江省外经贸厅有关负责人分析,中国民企产品要“走出去”改变卖苦力的状况,必须有自己的品牌和核心竞争力即有自己的核心技术。

  有关专家指出,温州鞋产品在海外频频碰壁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缺乏品牌知名度,一般情况下只能依靠低价优势进入国际市场,直接影响当地鞋商的利益而导致各种贸易摩擦频发。因此,加大品牌研发力度,以科技和质量取胜, 才是中国民企走出低价经营模式、突破民工身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为此,民营企业要制定适合于自身特点的经营战略,发展核心竞争力,积极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企业管理革命,积极改变家族管理制度,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型。同时,要发挥企业自治组织,如同业公会和商会的作用。近两年,浙江连续发生的应诉土耳其对温州眼镜反倾销案、温州打火机企业对欧盟CR法案的交涉游说等著名的贸易壁垒遭遇战,都是由当地民间商会(行业协会)牵头组织的,并取得了成效。

  民企还可以借道出口或者直接到海外投资设厂,设立实体性企业,与当地的文化、劳动力、税收等逐渐融合后,可有效地防范一些壁垒和不公平待遇,进而突破民工形象。如康奈鞋业,在法国、意大利等欧美发达国家开出80多家品牌专卖店,直接在高端鞋业打开局面。还有一些企业与制鞋强国进行合作,借道进入国际市场,如奥康集团,与意大利第一品牌GEOX成功合作,注意打造自己的品牌,通过提高品牌的附加值来提高产品单价,从而把量降下来,把品牌提上去,利润也随之大增。

  实力强大的民企,还可以通过国际兼并或收购,取得在国际市场的强势地位。如联想和TCL一样,兼并国际品牌公司,在所在国设厂开店,摆脱低价劣势,取得在国际市场的领先优势。

  教育的投入、提高企业主和劳动者素质对于中国民企的发展是不可或缺的。为此,首先要提高企业家的素质,企业家的素质有多高,企业就有多大。中国第一代民营企业家多为农民和下岗工人出身,素质不是很高,但他们凭着敏锐的市场嗅觉、过人的胆识与勤奋取得了今天的成绩。但是要继续做大企业,企业家就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很多文化水平不高的民企老板,一旦企业做大了他们就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发展。在提高企业主素质的同时,产业工人的素质也要加以提高。

  “店大无人欺”,迅速成为全球行业的大企业,也是中国民企摆脱民工身份的有效途径。民营企业应该通过股份制合并与兼并、在国内外上市,把企业做大。一个地区,一个行业,必须要有带动一个行业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龙头大企业。没有这种大企业,谈不上行业的技术进步和创新,也谈不上创名牌。

  制定国际行业规则,无疑是企业发展的最高境界,使企业迅速升格为全球一个行业的领军者,这对中国民企来讲虽然有点奢望,但并不是没有可能。 2004年9月,温州康奈集团与国际顶尖研发认证机构SATRA在人民大会堂正式签约,这样,中国民营鞋企首度主动参与制定国际贸易规则,中国入世谈判首席专家龙永图认为,这是中国企业的“破壁”创举。

  针对中国第三产业落后的状况,正如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所认为的,走一条新型的发展道路是非常有必要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这样会减少中国民企在全球贸易体系中的交易成本,也会提高利润获取率。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