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老外在北京:我终于成为中国的“三等公民”了

发表:2005-06-16 21:4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我最近买了一个有利于保护环境的,但快要“绝种的物种”:自行车。但说实话,现在骑自行车真的不太合适。

却有着宽阔的、树木成行的自行车道,而且四周还有维持交通秩序的协管人员,这里对两个轮子的自行车来说,简直就是天堂!大街上随处可见大量的自行车,这和大熊猫一样,都已经成为中国声名远播的象征。

但是现在,这些自行车们却面临着威胁,由于汽车在城市的不断增多,北京的自行车道逐渐收缩,纷纷让位给汽车道,汽车数目以一个月2万辆的数目疯长。

这种情况的出现,好像是中国的经济和城市规划者们念下了一个新的咒语:四个轮子代表富有,两个轮子则是贫穷。

在令人眼花缭乱的汽车生产厂高歌猛进之时,中国本土自行车生产厂商飞鸽、凤凰和永久的日子则不是太好过,而曾一度繁荣至极的北京自行车文化也渐行渐远。

我选择了一辆台湾产的山地车,对一个并不需要翻山越岭的城市而言,这并非一个“不得不这样”的选择。在这个城市,骑自行车的人曾一度是道路的王者,但现在已经沦为了“三等公民”。

这一切来得其实挺突然。在中国老百姓的心中,自行车早就没有和过去一样重要的意义:30年前,北京人认为拥有自行车、收音机和缝纫机就代表生活富足,而在今天这“三大件”变成了汽车、电视和电脑。去年11月,北京取消了自行车登记制度。就在几个月前,每年4元的自行车税也被终止

这里的自行车仍然没有完全灭绝。据估计,北京的自行车数目从400万辆增加到1000万辆,但是交通分析家们称,北京人和过去10年相比,平均每人骑自行车的时间已减少了60%,而且北京的道路变得越来越脏,同时频出交通意外。

北京已陷入了对汽车的狂热中。在不到5年的时间里,汽车数量翻了一番至200万辆。城市规划者们对此非常开心,热衷于通过修建数千英里的多车道来满足汽车数目的飙升,而这通常都是以牺牲已有的自行车道为代价的。

这同时也激起了大量的抱怨。我的中文老师宋老师,喜欢骑着自行车上下班。但是作为一个中年北京人,他也能理解现代、大众和雪铁龙对现代人的诱惑。

他说:“小时候,我们总喜欢去离家最近的大路,然后站着等待。你也许想不到为什么。我们在等着汽车经过,这样就能闻到尾气排出的浓重味道。这很过瘾。”

现如今,北京空气中充满着废气,令人窒息。建筑工地飞扬的尘土,沙尘暴所带来的漫天黄沙,使得骑车成了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不是因为顶着风沙让腿脚太累,而是肺部不堪重负。而这还不是惟一的危险。开车的人总是发疯地按喇叭,以闯入自行车道。

(本文作者系英国《卫报》驻京记者)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