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全球储蓄过多可能造成经济风险

发表:2005-07-06 01:41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中央社记者林琳纽约五日专电)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的估计,全球储蓄额可能高达十一兆美元,相当于整个美国经济的规模。如果能有效运用这些资金投资,可促长经济成长;然而,目前一些趋势显示,不能善加运用这些过多的储蓄,反而造成经济风险。

美国“商业周刊”分析,美国家庭比较没有储蓄习惯,平均只有百分之零点九的家庭收入会纳入储蓄,许多欧洲及亚洲国家家庭都有储蓄的习惯。此外,亚洲国家蓬勃的出口产业带进钜额的外汇存底。美国的一些经济学者、投资者,甚至决策者都开始思考,也许在利率及其他金融政策方面,应有全球化的考量。

国际货币基金预测,今年全球的储蓄率可能创下过去二十年来的最高纪录。储蓄过多的风险是,如果这些资金没有投资在生产方面,却只是让人们有余钱可挥霍,很可能造成消费大幅增加及资产价格被炒作得节节升高,建立在不稳基础上的经济荣景难保不会崩盘。

分析指出,非预期的通货膨胀及利率提升就可能造成债券市场的不安,也可能使房屋市场泡沫化。如果市场上对于美国处理钜额贸易赤字的问题感到忧心,很可能造成美元大幅走跌。

全球储蓄过多和资金的流通使得证券投资人必须眼观四方,不能仅仅把注意力放在美国市场的变化。例如人民币如果升值,美国利率可能上调,因为北京在美国国库券方面的投资也许会减少。此外,如果欧洲中央银行放宽信用贷款,美国的债市也会受到影响。

经济学者们指出,就目前全球经济的情况看来,储蓄过多的问题仍会持续。国际油价高涨让产油国家累积财富,过去一年俄罗斯的外贸顺差就高达一千亿美元,较前一年的六百五十亿美元增加了百分之五十以上。

  阿拉伯国家的投资者将这些因油价上涨而增加的财富投入杜拜的金融市场及阿布达比的股市,造成股汇市一片荣景。学者们指出,资金未投入石油探勘及其他产业,却只在金融市场打转,也不是好现象。

除了油价因素累积财富,日本和德国的情况是,虽然资金充沛,消费意愿及企业投资意愿不高。南韩也有相同的情况--虽然许多企业资金很多,却不愿意投资新的生产设备。

中国去年的外贸顺差已大幅增加到七百亿美元,而这些资金也流入国际金融市场,例如购买美国政府公债及并购外国企业。学者们指出,中国海外石油公司并购美国石油公司的动作将会带动一波中国企业及投资人海外并购的行动。

如果这些国家坐拥的资金能够投资在高科技的研发,对于全球经济的发展将是福音。不过,专家们警告,最好这些资金不要都流向一个国家。目前美国就吸入了三分之一全球各地储蓄的资金,它的收支赤字已达六千六百八十亿美元,相当于国内生产毛额的百分之五点七。万一外国资金不再挹注,美元可能因而大贬,利率也会被迫上调。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