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途班车上的尴尬一幕:谁说中国人不“幽默”?

发表:2005-07-12 03:18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读了下面这条新闻,谁都以为是舞台上构思绝妙的幽默小品。可令人遗憾的是,它却是发生在生活中的真人真事--一位孕妇和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人,为抢坐长途班车上唯一的空座发生争执,最终孕妇抢先落座。可在当时,尽管车上有 20多名乘客就此纷纷发表议论甚至争论,但哆哆嗦嗦的老人直到下车也没人起身让座。这是近日发生在陕西省汉中市一辆长途班车上的尴尬一幕。(5月9日《华商报》)

孕妇与高龄老人,究竟谁该坐唯一的空位?似乎是个难题,但这又是个极易解决的小问题:只要其他乘客给老人或者为孕妇再让一座,问题轻而易举得到解决。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满车乘客竟无一人主动为老人或孕妇让座!难道能说乘客不懂尊老爱幼的常识吗?非也!当那位孕妇抢先落座后,就纷纷有乘客带着批评的口吻说:“应该尊敬老人,得让老人先坐”云云。当然也有人说“ 一个女人挺着大肚子挺累的,应该给她坐”……由这些慷慨激昂的言词不难看出,“稳坐”的乘客们,不仅有体恤他人的悲悯情怀,也懂得尊老爱幼的常理,更有关注老弱妇幼的热情,不然就没有一路上的纷纷议论,就没有替老人或孕妇的热烈“帮腔”。可不幸的是,热议声里却都是“我自岿然不动”,没有一人把自己的座位让给老人。

这个车厢就相当一个“临时社会”,在这里,我们看见的是一场偶然却又隐含着必然性的伪道德表演。在这场表演中,孕妇与老人的“争座”已淡化为事件的背景,而车厢里那20多名七嘴八舌的乘客,倒成了这场幽默剧的主角--我们看见了关于尊老爱幼的慷慨陈词,我们看见了关于道德问题的争议,我们更看见了一群全然忘我的表演自我“道德家”。

古时有“假道学”一说,其意是指言行不一。其实,“假道学”今天仍然比比皆是。若要谈论起道德问题,谁不能振振有词地侃上几番?可真的需要谁作出道德表现时,便会人人将自己置身其外,仿佛好的道德行为都应是他人为之而非自己。于是,如汉中长途客车上尊老爱幼的“幽默剧”,便不可避免地堂皇上演。

难道我们这个社会的道德状况已退化得的只有嘴上的伪道德,连为老弱病残让个座位这样最简单的道德义务都这么难为了?按理说,社会愈进步,其道德水准就该愈高,人们履行道德义务就该愈自觉。可事实上,如让座这样的基本道德修养,尽管大力倡导了多少年,却至今仍然社会中的老大难问题,这难道不该引起我们的深思吗?

谁说中国人不“幽默”?这次车厢里的伪道德表演,就是活生生的一例。只是如此“幽默”所产生的效果,非但不能使人捧腹喷饭,倒是令人可叹可悲。因此笔者认为,要想彻底结束这种“中国式幽默” 的道德尴尬局面,我们每个人都不能把“道德”二字仅仅当作点缀人生门面的金粉,而须以“从我做起”的具体行为履行好道德义务,在社会道德的这个大舞台上扮演一个身体力行、实践道德规范的光彩角色。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