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赞中国大学 引来网民骂声

发表:2005-08-18 07:08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数学大师丘成桐不久前批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令人灰心,鲜见有人出来为中国大学辩护;物理学大师杨振宁几天前在新疆声言中国大学教育很成功,却引来骂声一片。

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杨振宁在新疆乌鲁木齐的一个记者会上说:“从教育年轻人的角度讲,中国大学的本科教育非常成功。”

杨振宁说,2004年他曾在清华大学为大一学生上过一学期物理课,此前他曾在美国教过两次大一物理。相比之下,中国大一学生比美国大一学生基础更扎实、学习更专注、更努力。这是因为中国大学生在中学时代训练题目做得好,而且学习注意力很集中;相反美国学生则有很大差距,他们在大一时候对未来的设想很模糊。

杨振宁认为,中国大学对社会的贡献非常大,大学造就出来的人才对社会的贡献人们时刻都能感觉到,这一点不容置疑。

针对社会上对中国大学教育的种种质疑,杨振宁强调他坚持“中国大学办得很成功”的观点,因为这是亲身体会让他作出的判断。

不过,杨振宁对中国大学教育的表扬没有引起人们的共鸣,相反却引来网民的一片叫骂。

一些人在报纸和官方网站上发表文章,批评杨振宁是“信口开河”,“瞎编乱造”。甚至有学者指出,中国的大学教育不仅不成功,而且还很不公平。

《潇湘晨报》发表署名文章说,杨振宁得出“中国大学成功论”,是因为他缺乏全面、客观、深入的调查研究,以经验主义代替了科学判断,得出与现实不相吻合的结论。

而有关部门与管理者如获至宝,顺水推舟地将杨振宁的“大学成功论”当作证明其教育政绩斐然的重要砝码,以此拒绝正视目前大学教育存在的种种弊端,拒绝进行反思与革新,“这对大学教育而言不啻为雪上加霜。”

文章认为,中国大学教育成功不成功,不该由某位知名学者盖棺论定,更不该由有着利益关联的部门说了算,而应该由公正、中立的权威机构,本着对大众福利负责的态度,在充分调查民间疾苦与广泛听取社会声音之后,科学地得出结论。

由人民日报社主办的人民网发表网民的文章说,中国的科技创新为什么落后?“很关键的一条,就是大学教育培养出来人很容易成为历史成就的囚犯,而要冲破这个囚禁牢笼就得付出相当大的、甚至是难以估量的各种代价。那样的大学教育,能说是成功的?开玩笑。”

另有学者指出,且不说中国的大学教育是否成功,但中国大学教育至少是不公平的。这种不公平至少体现在以下两点:一是对考生有以经济实力为标准的歧视;二是对不同地域的考生有歧视。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丘成桐不久前批评中国一些名牌大学唯利是图,一心只想赚钱,而中国教授的质素也没有保证,“许多老师只懂讨论第三流的问题,学生不会钻研出第一流的学问。”

丘成桐还点名批评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他说,北京大学的势力范围,遍及全中国,当中的派系斗争,窒碍了学术界自由的发展。“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对中国其他大学的打压,令人很灰心。”

丘成桐认为,中国教育界和学术界的所有问题都源于1966至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这场由中共前领导人毛泽东发动的“革命”摧毁了中国多年良好的文化传统。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