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洋学生:娶中国太太 过地球生活

发表:2005-11-09 06:02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20年前,北京的大街小巷,很难见到各种肤色的“洋学生”。今天,随意走进北京的一所高校,“洋面孔”随处可见。据教育部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拥有千名以上留学生的大学有20所。2005年来京的外国留学生预计总数将超过5万人,所选专业已从传统的中文、中医等学科,扩展到科技、经济、法律、金融等多种学科。

功夫,促他们慕名而来

蒙巴西内图是一位来自刚果的“洋学生”,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攻读电路学博士学位。今天的蒙巴西内图,期望成为中国著名航空公司的工程师。但当初他选择来中国留学,却另有动机───学“中国功夫”。

有这样想法的“洋学生”并非蒙巴西内图一个。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的日本留学生菅哲雄对金庸的武侠小说也格外钟爱,“我最喜欢《天龙八部》里的段誉。我爸爸经常买根据金庸武侠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来看。我也特别喜欢看,每次看都感觉豪气冲天。”

很多来中国留学的“洋学生”几乎都有着这样的共同经历───他们熟悉甚至痴迷李小龙、成龙、李连杰,能说出《卧虎藏龙》、《英雄》、《功夫》、《神话》等中国电影的细节。

“因为学业紧张,并没有很多时间去学中国武功”。蒙巴西内图遗憾地撇撇嘴。“不过,比画两下子,装出有‘中国功夫’的样子,那还是没问题的”。他笑着说。

汉语,使他们拥有未来

“中国功夫”虽然没有学到,蒙巴西内图的汉语却说得很“溜”。

“在我们刚果,会说汉语是一种聪明的象征。因为大家都认为学汉语很难”。说话间蒙巴西内图掏出随身携带的电子词典。只要有自己不熟悉的汉语词句,他马上就拿出词典查询。

尽管多数外国人认为汉字书写复杂,初始学习难度很大,但中华文明的魅力,特别是独特的汉字书法艺术以及大量小说、诗词、对联、散文、戏曲等艺术作品,仍然吸引了一大批外国留学生。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同国际社会在政治、经济、教育等各方面的合作越来越多,会说汉语显然意味着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中国的日本公司很多。我学会了汉语,又有工作经验,找工作就很容易”。在北京师范大学学习过一年中文的日本留学生内海学说。来中国留学之前,他已经工作了11年。他十分自信自己因此能找到更好的工作,在中国开始他的新生活。

北京语言大学原校长曲德林说:“现在,到我们学校读书的留学生越来越多。他们有一半以上准备毕业后留在中国发展。”

环境,容他们安心深造

李俊成是清华大学的学生,他在中国东北读了3年的高中,回到韩国一年多之后又考入清华大学。

“回韩国前的那一年我到北京游玩,看到清华大学后我就下定决心要到这里来读书”。李俊成说,“我看到许许多多中国学生都骑着自行车赶着上课、上自习。他们的学习热情感动了我,这使我也有一种上进的感觉。”

“同日本的大学相比,中国大学的学习氛围更好,更能让人安心学习”。菅哲雄说,“清华的课程虽然很难,但很有挑战性。我今天付出的辛苦努力,会给我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如今,许多中国大学都为留学生建起了专门的留学生公寓,有可供选择的单人间和双人间。学习条件也在逐渐接近国际水平。

“老师还会根据留学生特殊的情况来安排教学”。美国留学生艾若思很喜欢他的中国老师,“他们很担心我会听不懂,所以讲课特别仔细,而且课下也不忘关心我,很耐心地问我是否有困难。”

“中国同学很聪明,外语也特别好。与他们在一起学习能提高我的学习热情和效率”。内海学说。

人情,让他们流连忘返

艾若思原来是到清华大学支教的志愿者。一年之后,她毅然改变了自己的专业,开始在中国学习中文。

“中国人对友情、爱情、亲情的珍惜很吸引我。他们很在乎人情,联系紧密,这和美国社会很不一样。我很喜欢这样的人际关系”。艾若思说,“中国有我喜欢的朋友。在这里我不会感到孤单。”

许多外国留学生都有这样的强烈感觉:中国的学堂就像一个大家庭───学生称老师为“师父”,称老师的妻子为“师母”,称高年级的同学为“师兄”,称低年级的同学为“师弟”。所有的人都像一家人一样其乐融融,共修学业。中国的同学都很珍惜学生时代的朋友,他们互相帮助,诚心相待。

今年6月,内海学从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前,中国同学为他开了欢送会。一个并不会日文的中国同学为他背诵了一段日文的离别赠言。“那么长一段话居然没有一点语法错误,发音也很标准,肯定是事先背好了的。我很感动”。内海学激动地反复说。

“我想在中国养小孩”,艾若思说,“生活在重感情、有人情味的中国社会,我的孩子不会感觉到孤单。”

“我想娶一个中国太太”,内海学认真地说,“这样更会有生活在地球上的感觉。”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