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态恶化:青藏高原生态恶化

发表:2006-01-22 20:2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中国龙脉黄河、长江的发源地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正在迅速恶化。对中国地域生态的影响深远。

据报导,中国专家调查发现,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在30年间出现了明显恶化的趋势,大片冰川逐年消退,增长率达8.3%。

据中国官方媒体报导,上个世纪70年代,青藏高原的冰川面积为48859平方公里。到了本世纪初,冰川的面积变成44438平方公里。30年来,冰川面积减少了 4420平方公里,平均每年缩小147平方公里,总减少率达9%。草地退化现状严重,减少率达24.3%。原来轻度的荒漠化土地向重度和中度荒漠化发展, 相当部分的盐碱化土地也转化为沙漠化土地。

报导说,绝大部分冰川的冰舌处于退缩状态,大部分的雪线在上升,上升最多处有几百米。冰川消减的程度依山系、位置不同而有差异。其中以帕米尔高原、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和喀拉昆仑山的冰川消减最为严重。

越来越多的人为活动,如过度的放牧、旅游区的开发,以及一些大的工程建设,也加速了冰川的消退。

据中国官方媒体报导,地处青藏高原的西藏,近年来经济发展快速。造成当地沙化土地和荒漠化土地正在逐步扩大。报导说,目前,西藏自治区沙漠化土地已达二十一万六千八百平方公里,占自治区土地面积的百分之十八点一。西藏自治区的荒漠化土地,则占全区土地面积的百分之三十六点一。西藏土地沙漠化和荒漠化面积,仅次于新疆和内蒙古,居中国各省区第三。

中国西藏当局透露,青藏高原已成为全球重要的沙尘暴发源地之一。同时指出,青藏高原具有发生沙尘暴的动力条件和沙源,不仅成为中国沙尘暴的主要发生地区之一,也是全球重要的沙源地之一。

青藏高原为中国和东亚、南亚地区许多大河的发源地,据报导,科学家认为,由于特殊的地质构造,青藏高原本来就是生态环境的脆弱区,而它的每一种生态环境的变化,必然会对全球气候、环境,尤其是东亚、南亚发生重大影响。

青藏高原生态的恶化同时也影响了黄河,这条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据BBC报道, 2005年11月28日在加拿大东部城市蒙特利尔召开联合国国际气候峰会上,讨论了中国青藏高原气候变暖如何导致中国第二条大河,黄河,的水流明显下降的情况。

报道说,由环境组织绿色和平赞助的实地调查组在大会上介绍说,在过去三十五年里,西藏冰川已经缩小了17%, 从而影响黄河源泉的水流情况。

2003年12月,黄河源头鄂陵湖出水口出现历史上首次断流。据资料显示,黄河源头断流第一次发生于1996年三四月间,黄河源头地区最大的一对“姊妹湖” 扎陵湖和鄂陵湖之间河段首次断流,时间两个月,断流距离三四百米;1997年1-3月份,黄河在国道214线黄河桥河段断流;1998年1月6日-4月 10日,鄂陵湖以下至黄河沿60公里的河段断流98天;1998年10月20日-1999年6月3日鄂陵湖以下至黄河沿60公里的河段再次断流,长达半年之久。2003年12月,黄河源头鄂陵湖出水口断流是历史首次。

黄河的命运会对中国造成巨大影响,因为有数以亿计的人要依靠黄河生存。同时黄河也是中华民族、中国文化的发源地。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