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面临50年来大干旱缺水严重

发表:2006-06-01 15:48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2008年奥运会主办城市北京目前正在经历50年不遇的干旱。中国媒体说,如果目前的趋势继续下去的话,北京在奥运会期间将面临严重的水资源不足的问题。环境保护人士说,中国应该从水土保持方面入手来解决水资源匮乏的危机。
  
  北京是世界上最干旱的大城市之一,人均拥有的水资源只有世界的三十分之一。今年,这个首都城市的降雨量更是下降了63%,出现50多年来最严重的干旱。
  
  *奥运期间会严重缺水*
  
   据美国之音报道,中国媒体援引国家环保总局一位官员的话说,北京在2008年主办奥运会时会缺乏11亿立方米的水。这位官员说,需要加强节约用水的努力、循环利用水资源以及从临近的省份引进水等措施来确保水供应。
  
  为了缓解旱情,当局最近进行了一次人工造雨。随着奥运会的临近,预计人们会经历越来越多的人工造雨。但是有关专家表示,人工造雨对北京不断下降的水位的影响是有限的,因为大部份的雨水在可以渗透到地下前已经蒸发掉了。
  
  *中国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华盛顿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中国环境论坛的负责人吴岚博士(Jennifer Turner)在接受采访时说,由于北京与中国北部的生态环境是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北部以及中部地区的沙漠化无疑会影响到北京。她说,这是毛泽东在50年代发起的对草原进行开垦的运动带来的恶果。
  
  她说:“在这个脆弱的生态系统上进行年复一年的农业开垦使得一些河流和地表水干枯,因此导致沙漠化的迅速扩大。中国每年被沙漠吞噬的土地为1300平方英里,影响到4亿人的生计。”
  
  *水资源匮乏达到危机程度*
  
  吴岚说,中国的水资源匮乏问题已经达到危机的程度。北京还只是嘴里“尝到”沙尘,而北方的很多村庄则被沙漠吞噬,村民无以为生。据估计,在今后10年的时间里,由于缺乏可耕种的土地和水,3千到4千万生活在中国东北部、中部和北部的农民将不得不搬迁到别的地方。
  
  *中国应加紧节约用水*
  
  为了缓解北方缺水的情况,中国计划进行庞大的“南水北调”工程。但是由于中国的河道遭到严重的污染,环境保护人士对这个大型工程的有效性提出了怀疑。
  
  星期二,中国官方媒体罕见地报导说,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水源长江已经患上“早期癌症”,可能在5到10年的时间里重蹈黄河和淮河的覆辙。
  
  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的中国环境问题专家吴岚认为,南水北调工程反映了中国解决水资源不足的一贯策略,这就是从水源供应方面着手。不过她认为,中国应该从节约用水入手。
  
  她说:“在过去的20年时间里,象中国其他地方一样,北京总是把注意力放在水供应的管理上,总是试图找到更多的水源。但是它们应该加强水资源的节约。中国很多水资源都被浪费。”
  
  另外,很多河流湖泊因为被污染而影响到水的供应。中国政府估计,中国主要河流40%的水只适合工业和农业使用,而不适合饮用。
  
  吴岚说,中国应该开展水土保持工作,从政治和后勤方面都做出一些艰难的决定来促进水资源的节约,提高水费是促进水资源节约的一个重要手段。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