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栖息地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发表:2006-07-13 06:42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0届世界遗产大会12日决定,将中国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有助于改善大熊猫栖息地的整体保护 

这一中国稀有的"活化石"动物栖息地成为中国第32处世界遗产。

此次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的四川大熊猫栖息地面积9245平方公里,目前全世界30%以上的野生大熊猫生活在那里,是全球最大最完整的大熊猫栖息地。

大熊猫专家认为,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有助于改善大熊猫栖息地的整体保护,扩大熊猫的基因库,也将为今后大熊猫放归野外工作创造有利条件。

整体规划

据熊猫专家崔学振介绍,这次在"四川大熊猫栖息地"的统一名称下,首先申报的是邛崃山系的大熊猫栖息地--卧龙·四姑娘山·夹金山,涵盖9个风景名胜区和8个自然保护区,面积9510平方公里。这里约生活着300余只大熊猫和大量其他珍稀动植物。

他介绍说,大熊猫栖息的山岭间由于被河流以及公路隔开,造成其迁徙困难,熊猫普遍近亲繁殖、种群退化。整体规划保护大熊猫,将为其生态迁徙创造有利条件。

中国1988年开始建设"大熊猫生态走廊"工程,通过在一个个相对孤立的大熊猫栖息地之间种植箭竹林,将不同的栖息地连接起来,以扩大大熊猫活动范围,增加大熊猫的种群交流。

崔学振说,成为自然遗产以后,大熊猫栖息地内及周边不可大兴土木,修建宾馆、饭店等旅游设施。同时,也要严格控制游客数量,防止游客大量涌入,对熊猫的生存环境构成威胁。

"活化石"

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副主任、雅安碧峰峡基地主任魏荣平告诉记者说,世界自然遗产的要求极为严格,栖息地内对大熊猫生存构成威胁的人为干扰都将一一被排除,以确保大熊猫有良好的居住生存条件。

魏荣平说,成为自然遗产地之后,栖息地的核心区范围内需完全杜绝人为活动,科研活动也不例外。实验区内可以允许适度的旅游开发。

大熊猫是世界上最珍贵的濒危动物之一,被称为"活化石"。

目前,全世界野生大熊猫仅存1590只左右,主要分布在中国大陆四川省和陕西省。截止到2005年底,全世界圈养的大熊猫有180多只。

包括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在内,中国现已有32处文化遗址和自然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世界遗产数量居世界第3位。

来源:BBC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