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气候反常旱涝天灾频发生

作者:许波 发表:2006-08-16 23:26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中国长江流域中上游和中下游地区分别遭受严重的干旱和洪涝灾害,给民众的生命财产带来严重损失。专家指出,天灾频繁发生固然有气候变化方面的自然原因,但是人类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西南地区遭遇百年干旱*

桑美台风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造成的严重后果还没有完全平息,西南地区又传出遭受严重干旱的消息。地处长江中上游地区的重庆、四川、贵州和湖南西部等省市目前正遭遇50年以来最严重的干旱,其中在最严重的重庆地区,连续干旱已经超过70天,降雨量之少为百年一遇,三分之二的河水断流,所有水库的配套电站都已经停止发电。

干旱引发了整个长江中上游的酷暑天气,给居民饮水和农作物生产带来严重困难。据中国西部直辖市重庆当局统计,截止到8月15号,重庆地区旱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5亿元人民币。

气象部门官员表示,大气环流异常是造成中国西南地区持续干旱酷暑天气的主要原因,其中今年频繁登陆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台风阻挡了西太平洋高气压的流动,也是西南地区酷热天气的成因之一。

*分析:自然原因使然但有人为因素*

但是专家指出,气候异常固然有天灾的成份,但是破坏生态环境的人为因素也不能排除。四川省地矿局地质勘探队总工程师范晓在接受采访时说,西部地区50年不遇的干旱在历史上也出现过,其中有气候波动变化的自然原因,但是从生态平衡的角度来看,频繁出现的自然灾害与人类过度的经济开发和工程建设也有着直接的关系。

他说:“今年这场比较严重的干旱不能排除人类活动的影响。20世纪以来人类的工程活动和生产活动对于气候波动的影响越来越明显,比如温室效应就是由人类的活动所造成的,干扰了气候正常的波动变化,可能会加剧一些自然灾荒的发生。”

*生态环境长期遭到人为破坏*

长期研究西南地区水文、地理和环境问题的科学家范晓认为,人为因素究竟在多大程度上造成了目前异常气候,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还不好确定,但是这个问题应该成为该地区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范晓说,西南地区过去几十年里森林资源减少,水土流失的现象肯定对气候变化有影响。

他说:“最近十几年,GDP高速增长,修建了许多大工程。如果再倒退10年或20年,那段时间里对原始森林的砍伐是非常厉害的,因为当时全国还没有对天然林禁伐,西部地区有许多林场。如果再倒回上个世纪50年代末,当时全国实行大跃进、大炼钢铁,那个时候对于植被的破坏是非常严重的。历史的教训值得很好地去吸取、去总结。”

范晓认为,可惜有人并不认真吸取历史教训。他说,在西南地区,虽然大批林场被关闭了,但是大型水电工程项目还在纷纷上马。范晓举例说,目前正在拟议中的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和怒江大坝工程将对这一地区的森林植被和水土流失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这些工程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不可低估。

据新华社报道,今年中国各地自然灾荒频繁,在西南地区持续干旱的同时,东南沿海地区接连遭受台风和热带风暴的袭击,造成大约1300人丧生,财产损失更是不计其数。

来源:VOA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