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看高校“豪华门”事件

作者:王欢妮 发表:2006-10-12 21:59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网友自发提供信息评出“中国高校大门造价排行榜”:山东聊城大学校门以8000万造价位居榜首,南昌大学校门据说花费2000—3000万,名列第二。记者致电部分上榜高校进行核实,学校纷纷否认这些“天价”。(《广州日报》2006年10月11日)


“门” (gate),英文音译,事件之谓也。和“门”字沾上关系的一般是比较重大的新闻事件,比如:水门事件是美国历史上最不光彩的政治丑闻之一。水门事件之后,国际新闻界常冠之以“门”的名称,来暗示国家领导人遭遇的危机和丑闻,如“伊朗门”、“情报门”、“虐囚门”等。汉语翻译过来的这些“门”是虚写,指代这些事件。如今中国高校“豪华门”的“门”,可以算是即虚又实。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成百万上千万的豪华门已经不在为曲高和寡而感到担忧了,许多“寻常百姓”家借钱也好,贷款也好,总归能想到办法把它建起来。很少有高校,不在修建新校门上下工夫。就像很少看到妙龄少女,不对镜贴花黄一样。为什么?道理很简单,炫耀物质比炫耀精神容易得多。说白了,豪华校门,不过是教育政绩的展示台。要问这些校长、书记为学校教育发展做了哪些贡献,无需多说,往豪华校门一指,答案显而易见。


把自己打扮漂亮谁不愿意,可是账单谁来支付?“豪华门”的修建,谁是出资者?靠国家的教育经费?国家拨放的教育经费有限,肯定经不起这些学校如此折腾。算来算去,自筹资金那是肯定需要的。想必筹款的对象一定包括在校大学生和与学校有密切联系的社会人士。社会人士有收入有地位,有能力给学校捐款,自不用说。但是很多学校一搞建设就动员学生捐款,美其名曰为了学校的明天更美好。这个捐款自愿也就罢了,有的学校不顾学生家庭经济条件状况,强行规定至少捐个三十或五十块,如果知道哪个学生家庭经济好的,就要求班主任私下动员多捐款,还刺激这些同学搞攀比,最后,再给这些捐款“英雄”发奖状。学校修建“豪华门”,或者搞其它建设,苦的多半还是自己的学生。


如果说,炫耀财富者修建门庭,可以理解;并不富裕的中国高校,竞相比富,纷纷搞“豪华门”项目,真实目的还是教育质量不够,靠擦脸蛋来遮丑。尤其是高校几年要迎接一次本科教育评估,搞教育评估的出发点是好的。因为,这是对一个高校教学育人水平的一个检验。但是,由此衍生出来的一些做法,比如教学质量一般的高校,要赢得专家好评,大搞类似“豪华门”这样的建设,在硬件上玩弄烧钱游戏,虽然“顺理成章”了,但是却本末倒置了。


相信国内大学的管理者或负责人中,去过哈佛大学访问学习的不在少数,科南特校长一句经典的话不知道他们有没有牢记,科南特校长曾说:“大学的荣誉,不在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它一代一代人的质量”。一个学校,要想获得永久的声誉,还是比一比学校里大师级的教育者和大学问的研究者数量的多寡,比一比自己培养的学生在社会上创造能力的高低吧!(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