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气的背后

发表:2006-11-08 11:16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攻击-受伤后的反应
最近我听到一个这样的故事,有位先生养了一只吉娃娃狗,温驯乖巧,但有天这只小狗被邻居的大狗咬伤了,邻居立刻将它抱来归还主人,当主人心疼的伸出双手要将小狗接过来的时候,没想到它竟突然攻击主人,紧紧的一口咬住主人的手。主人不但没有生气,反而对邻居说:“它咬我是因为它受伤了。”

这是小狗在受伤时的本能反应,不是因为它恨主人,而是为了自我防卫,以免再次受伤,此时主人若误以为小狗是蓄意攻击他,必会生气,而使事情越弄越糟。

迁怒-余怒未消的迹象
有位父亲下班回家,一进门就看到十多岁的女儿正在用他的工具修理东西,而工具散落一地,使客厅凌乱不堪,他便不禁开始破口大骂,聪明的女儿在收拾干净后跑来拥抱他,然后问:“爸爸,你今天在办公室里一定遇到不愉快的事,是吗?”
这位懂事的女孩了解老爸的怒气不完全是针对她,而是他里面可能因为别的事受伤了,因此她没有情绪反应,反而能安慰爸爸,这是极大的智慧。
我们在生活中是否也常遇到类似的状况?例如:
孩子放学回来重重的把书包一摔,问他发生了什么事,他却不礼貌的说:“你好烦喔!”
太太问先生晚餐想吃什么,先生竟不客气的说:“跟你结婚这么久了,我爱吃什么你还不知道吗?”
先生下班回来看到太太抱着孩子沮丧的坐在客厅里,便过去关心的问:“心情不好吗?”没想到太太却生气的说:“你怎么到现在才回来?”

关怀-疗伤的最佳良药
在这些情况中,若当事人都认为对方针对你在发脾气,一定也会开始生气,不是骂回一句难听的话,就是用冷漠与回避来拒绝对方。因为我们也受伤了,需要自我防卫。
但如果我们能看到:他对我凶,是因为他受伤了,事情就能比较正确的解决。
我们怎么去面对一个心灵受伤的人呢?首先,他需要被了解,被接纳。
妈妈可以对孩子说:“你今天在学校受委屈了,来,告诉我发生了什么事。”
太太可以对发脾气的先生说:“你心情不好,除了我之外,还有谁惹你生气啊?”
而另外那位先生可以对沮丧的太太说:“一整天在家带孩子真辛苦,你希 望我现在为你做什么吗?”
如此对方的情绪一定很快的能稳定下来,在感受到被了解与接纳后,他甚至可能因刚才失礼的表现觉得内疚。

省思-突破的开始
罗马书十二章廿节说:“你的仇敌若饿了,就给他吃,若渴了,就给他喝;因为你这样的行为就是把炭火堆在他的头上。”
何况我们的亲人,绝非仇敌,我们岂不更应如此善待他们。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当我们自己成为那个敏感、易怒、无理、情绪失控的人的时候,我们也应意识到其原因很可能是我们曾经受伤,而伤口尚未复原。

就像有次我的脚趾受伤,家人从我身边经过碰到了它,我痛得本能的大叫:“你为什么踩我?很痛唉!”把对方吓了一跳,他是故意踩我吗?绝不是。其实他只是碰了一下,也不是故意要伤害我。但若没有伤口,就算他踩到,我都不会生气。我又痛又叫是因为有个未复原的伤口存在,每当别人去碰它一下,或自己不小心踢到,就痛得生气,也使对方不敢接近我。
心灵的伤口也是一样,有位姊妹在电话中啜泣着对我说:“我觉得我快把我的孩子毁了,他们一点小小的错误,就会让我气得对他们怒吼,我知道我不该说那些难听的话,但就是没办法控制......”
我对她说:“那是因为你自己曾经受过很深的伤害,没有完全被医治,而他们碰到了你的伤口。”
这位姊妹的伤口是自卑感,不确定自己的价值,以致于当孩子表现不佳,她就觉得被否定了,愤怒只是被否定之后的本能反应。
若我们能了解自己里面尚待医治或解决的问题,再正确的对症下药,必能成为情绪稳定、别人喜欢接近的人。我们也更能看清其实许多不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